于是这天病好以后,他就亲自写了一封信,言辞中恳切的祈求贤妃娘娘帮他一帮。写完用火漆封好,由自己的亲信送到线人手里,再由线人转交到贤妃娘娘手中。
可他不知,他在书房提笔写的时候,悄悄隐藏在房梁上的人已经将他的字迹一览无余,并一路跟踪到线人住处,将那信悄然换了出来。
景阳宫内
随着福来公公一声,“皇上驾到~”,贤妃听到赶紧从贵妃椅上起身相迎。
她今日穿着一身湘妃色的锦衣,虽说她已经四十有余,可配上这样鲜嫩的颜色丝毫不违和,更衬得她面若桃李,似二八芳华。
她面上挂着春风般的笑容,行礼后声如黄鹂般娇声道,“陛下,您跟臣妾真是心有灵犀,臣妾刚在想您,您接着就来了~”
往常若是她这样说,皇上一准儿嘴角挂上浅笑上前牵她的手了。可今日皇上毫无动作,面上也看不出悲喜,以她多年对皇上的了解,他此刻不高兴了。
谁惹他不高兴了?她一边迎皇上进门,一边在心里思量着。
还没等她想出个所以然来,只听皇上满脸讥讽道,“哦?爱妃竟然这样想念朕?不过爱妃念的人有点多,连工部侍郎李大人家的孙子都挂念上了!连那小子斗蟋蟀的喜好都一清二楚呢!”
贤妃一听,心就像被一只大手无情的攥住一样,瞬间感觉自己透不过呼吸来,她终于意识到那个令皇上不快的始作俑者竟是她自己。
在宫中浸淫几十年,她早已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她脸上随即露出一脸莫名的表情,“陛下~您这是何意,臣妾怎么听不懂啊!”不抓到现行她怎会承认她跟这件事有关系?装傻充愣是支撑她走到今天的基本技能。
“听不懂?工部侍郎李承泽不是你的人吗?此人为人圆滑,行事缜密,让朕猜猜他是怎么甘心为你驱策的?莫不是你拿他早年间贪墨的证据要挟他?”
贤妃怎么也没想到皇上竟然知道?她的眼睛怔了一下,随即又恢复如常。若是别人许发现不了,可敏锐如皇上,他立刻捕捉到她一瞬间的震惊,心下了然,看样他猜对了。
“你以为朕不知道他早年贪墨的事情?朕的锦衣卫难道是摆设吗?朝中臣子若是细纠起来,半数以上都有问题。难道朕都将他们抓了不成?水至清则无鱼,朕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个难得糊涂的君王。”
“陛下~您~您说什么,臣妾真的听不明~”到了这步田地,她只能抵死不认,没有证据她就来个死无对证。
“看来你是不见棺材不落泪。”说着他从袖中拿出一封信,打开怼到贤妃面前。
“看看~看看你做的好事,他若是不听命于你,怎会向你求助?”
“陛下~臣妾真的不知情,许是他疾病乱投医,怎能因为一纸书信就定臣妾的罪?”
“治你的罪?看来你也知道这是罪责。你若是还不承认,朕大可宣李承泽觐见,他若是知道朕多年前早已经查明他贪墨的罪行,只是一直念他劳苦功高,隐而不发,你看看他会否感动至极向朕坦白一切。
不过到时候你可别怪朕当众揭了你皮,没给柏衡、柏熠留脸面!”
贤妃一听吓得双腿一软,随即瘫跪在地。
她声音满是颤栗的说道,“陛下,臣妾~臣妾见您日日夸赞太孙,对三皇子跟五皇子少有赞许。臣妾一时妒忌,猪油蒙了心,做出这等错事。这事跟三皇子、五皇子无关,求陛下莫要因臣妾恼了他们。”
她见皇上不为所动,面色又白了三分,赶紧膝行到皇上跟前,双手抓着皇上衣衫的一角,声泪俱下的道,“陛下,一人做事一人当,您怎么罚臣妾都行,求您不要迁怒三皇子跟五皇子,这件事他们真的不知情,千错万错都是臣妾的错。”
皇上听到这里,讥笑一声,“若是当中有他们,你打量朕还能到这里跟你对质吗?一早命人将你拖到宗人府了。朕今天站在这里就是看在柏衡、柏熠的面子上,你作为母妃,不思如何教养好自己的子女,反而诱导太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