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岳展还是依依不舍,但是明白兄弟正在奔赴更好的前程,也由衷为他高兴。岳展考入岳麓书院使岳辛学习的动力提升了不止一星半点,他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追上岳展的脚步。后来在私塾也一改以往吊儿郎当的态度奋起直追,果然在第二年就考上了岳麓书院,也如愿的惊得他爹嘴巴能塞进去个鸡蛋,这又是后话了。

九月初一是岳麓书院开学的日子。他去了岳麓书院就不能再跟私塾一样天天回家睡觉了。书院有规定所有的学生都要带齐被子床褥等生活用品,以后吃住都要在书院,但是每到十五和月底会沐休一日。

开学的前一日家里就将他的一应生活用品送到岳麓书院,都不用岳知语两口子,大姐夫自个儿就轻轻松松的将那行李给扛起来了,未来的二姐夫崔翰充当了向导,沈朗的奶娘岳氏的儿子岳端也来帮忙。本来都不需要岳知语出马,奈何来岳麓书院求学这么扬眉吐气的事情你不让他参加他就跟身上被放进了跳蚤一样一刻都闲不住,所以最后也款款跟来了。

根据书院安排的寝室名单崔瀚帮岳展找到了门牌号。按照指引他找到了贴着门牌号的寝室。

岳展进门一看这房内床、书桌、椅子、衣柜等等都一应俱全,因是两人规制,所以所有的物件都是双份的。因为是先来的,他们随机选了张床就将铺盖摆弄好,将家里待的物品都放到该放的位置。

等做完这些,与他同寝的新同窗也来报道了,他一看,嚯,好家伙,老相识啊,是岳承霄。岳承霄是谁啊,他是岳展四年前上私塾第一天就把人家弄成个黑包公的那位小友,是他私塾四年里的别人家的孩子,是永远霸占考试排行榜第一的考霸呀!

书院新生活 跟这样的人当室友真是……

跟这样的人当室友真是压力山大呀,虽然他们是私塾的同学,但是论起来还真的不熟,不过他们不熟没关系,他们父亲熟啊!都是一个村的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两位父亲还曾是同窗。没错,是同窗,私塾的同窗。岳展父亲有限的几年私塾生涯中与岳承霄父亲同窗过,所以两人还是很熟识的。不过不同的是岳展父亲上了几年私塾就不上了,而岳承霄的父亲一路考上了举人,现在在县里做教谕。

两位父亲在那攀谈,岳承霄的小厮帮着拾掇床铺,没一会儿功夫就收拾好了,书院有规定不许学生带小厮,为的就是锻炼学生自食其力,所以收拾停当所有人都走了,崔翰有课业也急急忙忙走了,只剩下岳展、岳承霄还有好朋友岳端。

看着时间还早,岳端就当起了向导带领他们逛遍了岳麓书院。一边走一边介绍着课堂的分布,食堂的位置,打水的地点,借书室在哪,怎么借阅书籍,事无巨细都一一告知。

岳麓书院作为一所历经百年的书院,不仅有它独有的古韵还经过十几次的扩建,现在的岳麓书院占地上百亩,他们逛了一下午也只是逛了书院的四分之一,来日方长,毕竟以后几年都要在书院了,有的是时间慢慢了解。

逛了一下午三人都有些饿了,刚好到饭点了,他们就走到食堂。一进食堂岳展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这是一座能够容纳几百人的食堂,一条条桌椅板凳整齐的排列着,一眼望不到头的橱窗里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饭菜。沈端显然已经习以为常了,他熟练的拿起一旁的餐盒顺着橱窗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将自己想吃的饭菜放到食盒里。

岳展跟岳承霄也赶忙拿上食盒跟着岳端,像他一样看到想吃的就往食盒里放。一圈走下来岳承霄跟岳端拿的食物差不多,三四样小菜,一份米饭,一份粥,一碟小点心。

等他们找到个位置将手中的食盒放下,回身看向岳展的时候都惊呆了:只见他双手各端着一个食盒,左手食盒里最下面一层放了四碟小菜,上面又摞碟子,足足摞了六七层碟子的食物,光看着重量就不轻,然而他一只手就将那食盒托的稳稳的,另一只手端着另一个食盒,里面放了三碗粥,六个馍馍。再看那始作俑者,他本人丝毫没感觉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将餐盒里的碗碟一一摆放到餐桌上。光他自己的碗碟就摆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