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2 / 3)

!臣多谢吾皇,吾皇万岁万万岁!”

“臣多谢吾皇今日能让臣能品尝此等甘味,吾皇万岁万万岁!感谢上天能降此物于我大清啊!”

“臣多谢……”

老臣们感谢和夸赞的话,一声声响起,只喜得康熙脸上的笑深了又深,一直消不下去。

凭他的城府,他自然能看出这些老臣脸上的笑容并不作假,口中的话亦不全是恭维。大家确实是喜欢这甘薯的,觉得这甘薯是好物,也是真的感谢他能把此物与大家拿出与大家共尝的。

这也不奇怪,因为这甘薯确实是好物,是就连他这个帝皇,平生亦从未吃过的好物,甘甜香糯、不费牙口,他自己也是极喜欢的。

胤禛真是个好的,他那个侧福晋也真是个有福的,能让他在寿终之前,还能品尝到此种好物!康熙眼里不禁闪过一丝欣慰。

这一场宴办得极为成功,让康熙一连几日的心情都很好。到了初五那日,他又办了一场宴,这次宴请的便是六十五岁以上的汉族老臣了,到场老臣三百四十人。这场宴同样也是极为成功的,再次让康熙龙颜大悦。

而番薯良种甘薯的名声,借着这两场宴,也很快传了出去,传到了紫禁城外,并随着老臣们陆续返回原籍,逐渐传到了远方。

雍亲王再献良种的名声逐渐传播开来,雍亲王的宁侧福晋,时隔多年之后,再次培育出番薯良种、被皇上赐名为甘薯的名声,也逐渐传播开来。

这让宋玉瑶于民间,于百姓口中,除了牛痘夫人、辣椒夫人、巨姜夫人的名称号之外,再次多了一个甘薯夫人的称号。甚至,由于她多次培育出良种,民间已经逐渐有人亲切地称她为神农娘娘。

而在办完这几场宴之后,康熙对宋玉瑶的赏赐也到了。

这次,除了再赏给宋玉瑶一个三百亩的庄子、赏赐玉如意和黄金百两之外,他还难得的用现在已经并不太灵惯的手,亲自执笔提了匾额,赐下“慈惠泽民,懿德流芳”八个字,足见他对宋玉瑶是多么得满意了。

不仅如此,宋玉瑶的长子弘旭,亦被康熙破格封为了固山贝子,这可是相当于亲王世子的级别。即使弘旭并没有成为胤禛的世子,他走出去也不至于没个身份了!

要知道,即使是胤禟、胤裪、胤祯等这些叔叔,现在可是也只是固山贝子的爵位呢,固山贝子可是仅次于亲王、郡王和贝勒!

消息传来,雍亲王府都震动了,京城的各位皇阿哥府也都震动了。宋玉瑶再次以一己之力,引得各方侧目。

第148章

“额娘,谢谢您。”悠然居里,长岁看着额娘,眼里闪着泪光。

他今年已经二十四岁了,已经是一子一女的阿玛,然而此刻,在宋玉瑶面前,看起来又突然像个孩子了。

“和额娘何必说谢?额娘只要看着你过得好就好了。”宋玉瑶微垂了垂眸子,被儿子感谢的话说得有点不太好意思。

“额娘,儿子知道的,儿子会过得好,不会让您担心的。”见额娘这个不好意思的样子,长岁努力眨了眨眼,把眼中的泪水眨了回去,不再多说这种煽情的话,而是认真地对额娘承诺道。

“嗯,额娘相信你。”宋玉瑶被儿子说的话暖到了,脸上露出了笑。

母子两个这边其乐融融,前院的胤禛,自圣旨下来之后,却又些不太好意思来见宋玉瑶了。

从侧福晋的位置,到娘家的封侯、抬旗,到朝朝的郡主之位和婚事,到现在长岁的贝子之位,他给过瑶儿什么呢?都是瑶儿自己凭功劳得来的。

和其他女人不一样,瑶儿对他几乎无所求,所求的唯一一点就是他的爱,他的一心一意,想和他一生一世一双人,白首不分离。可是他呢?他又是怎么对瑶儿的?

原先虽然他给不了瑶儿独宠,好歹还能给瑶儿几分偏宠,而现在呢,连偏宠都没了,独宠反而给了年氏。瑶儿会怎么看他呢?是不是觉得他负心极了,心中只有权利,一点都没有她,一点都不在乎他们这么多年的感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