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若没憋住,笑出声来。

他将脸重新埋在梅清扬怀里,闷闷笑了很久,觉得又想哭又想笑的。

梅清扬揉了揉宿若的头发,“睡吧,不早了,明日还要早朝。”

宿若抱住梅清扬的腰,心想,不管往后如何,只要梅清扬一直在他身边,他就什么都不怕。

第六十九章 背叛了宿若

又过了两日,飞鹰回信。

信上,宿若派出去的人告诉宿若,蒙族的使臣已经联系了他们的部落王,对方也答应和闽川这边联手了。

信上还详细写了,事不宜迟,宿若可以尽快派出兵马与他们蒙族的兵马会合,趁着岑子衿还没有留神注意,可以直接势如破竹一路往北,直到长安。

宿若看这封信的时候,其实没有多开心。

蒙族虽然答应和闽川合作,但是否有了蒙族的帮手,就能直接攻进长安,或者拿下大半的疆土,这还不好说。

信中还说,蒙族迫切地希望与闽川联手。

事情进展得还算顺利,但宿若也还是留了个心眼。

他又派人快马加鞭赶去远方的蒙族,去试探蒙族的部落王,是否真的答应要与闽川合作。

不过派去的人回来告诉宿若,蒙族的部落王已经准备了兵马要出发了,正要去往信中和宿若约定好的会合之处。

宿若便稍稍安心下来。

事已至此,应当不会再有问题,宿若就决定将事情告诉梅清扬了。

梅清扬听后,对宿若的这个计划也没有说什么。

他只是说:“若要与蒙族兵马会合,让臣率兵去便好。”

按理说,确实应该让梅清扬去。

梅清扬如今是一国主帅,又有许多作战经验,与蒙族兵马会合后,应当是能够势如破竹拿下许多城池。

但宿若还是道:“你留在闽川,先静观其变,闽川需要你坐镇,若有什么意外,还要你护着闽川的百姓。”

梅清扬道:“是。”

于是梅清扬便没有跟着兵马去与蒙族兵马会合了。

宿若派出了将近七万的兵马。

岑子衿如今坐拥四十几万的兵马,区区七万,他还不放在眼中,不过加上蒙族,便能有二十万了。

以少胜多,也不是没可能。

而且宿若已经吩咐过,要夤夜行军,尽可能不被发现,才能攻其不备。

整个计划当中,宿若最担心的,就是岑子衿会趁着闽川兵力空虚,发兵攻打闽川。

本来是想着,是否要留一半的兵力在闽川,但发兵这件事情,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若不能一次拿下,往后只会是后患无穷。

兵马离开闽川前去与蒙族会合后,宿若每日都能收到代将军的报信。

第三日,代将军报信说,他们已经成功与蒙族兵马会合了。

第四日,代将军报信说,他们已经深入建州城,准备驻兵城内,天亮之后,准备开始第一轮进攻。

全朝上下也都知道了这个计划,静静地等待着第一场战争的打响。

然而,第五日,没有消息传回闽川。

宿若一开始认为,也许是攻城并不顺利,所以没有消息。

但到了第六日、第七日,乃至第八日,都半点消息也没有,宿若终于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不等宿若写信催鹰前去建州,梅清扬已经骑上一匹快马,直接往建州去了。

飞去的鹰过了大半天就飞回来了。

脚上绑着的信无人拆开,显然也是没有找到可以送信之人。

在这一刻,宿若的心沉到了谷底。

但他觉得奇怪,七万兵马,就算战败了,也没有人回来报信吗?

不能七万兵马说没就没了。

这一切发生得太奇怪,太安静,哪怕是战败了,也该有个人回来报信才是。

怎么突然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一点儿消息都没有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