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1 / 2)

乌拉那拉氏拿帕子掩唇:“福宝才六岁,都知道害羞了。”

胤禛端起了手边的茶盏:“福宝如今读了书,自然明白男女有别。”

乌拉那拉氏笑完了落荒而逃的弘晏,又看向了胤禛:“方才我还以为爷要和福宝说,他被册封为世子的意义和要承担的重任。”

毕竟,这才是胤禛的行事风格。

胤禛饮下一口茶,又将手中的茶盏放回了原处:“福宝已然很好了,他还是六岁的孩子,不该拘着他的天性,等他再大些,自然就明白了。”

乌拉那拉氏倒是赞同这番话。

晚上,弘晏用完晚膳便来看石泉了。

田玉将手上拎着的食盒放下:“石泉,这可是阿哥特意吩咐厨房给你做的骨头汤。”

石泉笑着开口:“多谢阿哥,奴才还没来得及恭喜阿哥被册封为世子了。”

田玉也笑了:“是啊,叫阿哥叫顺口了,我都忘了改口呢。”

弘晏只道:“你们两个是我最亲近的人,不必在称呼上计较,叫阿哥就成。”

叫“阿哥”,听起来还亲切呢。

田玉摇头:“那可不行,世子爷,我们叫顺口了,到外面可就不好改了。”

石泉点头:“田玉说的是,以后就该叫世子爷才是。”

弘晏只是呵呵笑着:“随你们吧。”

翌日一早,弘晏换了件石榴红的袍子跟着胤禛进宫去了。

与以往一样,胤禛将弘晏送到乾清宫,给康熙请完安以后就识趣的当差去了。

弘晏忽闪着眼睛望向康熙:“皇玛法,我给你带了蟹黄蒸饺。”

虽然康熙已经用过早膳了,但弘晏这么念着他,他怎能忍心拂了弘晏的好意:“哦?那皇玛法可得尝尝。”

梁九功把蟹黄蒸饺从保温食盒里拿出来呈到了康熙面前。

康熙瞧着盘子里奇形怪状的蒸饺,忍不住翘了翘嘴角,而后提起筷子从盘子里夹了一个蒸饺细细品尝起来。

一个蒸饺下肚,康熙便将筷子放下:“菜讲究色香味俱全,这蒸饺味道不错,可这卖相太差了些,不像样子。”

满是期待的弘晏听了这话,撅了撅嘴巴:“皇玛法,这蒸饺可是我一大早起来跟厨房的师傅学包的。”

哪有那么差劲啊。

康熙一愣。

他就说雍亲王府的厨子怎么会包出这弯弯扭扭四不像的蒸饺来。

康熙开口找补:“原是福宝亲手包的啊,甚好,有新意,朕瞧着这个像鱼尾,这个像海螺,还有这个像洋芋。”

听康熙这么一说,连弘晏自己都有些相信了,便也笑了:“皇玛法,我本来想给您做蟹黄汤包的,可包子太难包了,我就改成蒸饺了。”

“‘孟子曰:君子远庖厨。’福宝有这份儿孝心,皇玛法很是开心。”康熙说着,又夹了一个蒸饺吃。

弘晏见康熙吃的开心,笑嘿嘿的开了口:“皇玛法,您送的自鸣钟孙儿很是喜欢,您的私库里是不是还有别的西洋宝贝啊?”

康熙夹第三个蒸饺的动作一顿:“福宝,你今日进宫哪里是谢恩来了,分明是讨赏来了。”

康熙说着,将筷子放下了。

弘晏拉了拉康熙的袖口,开始撒娇:“皇玛法,孙儿不是为自己,额娘要照顾孙儿,还要管理整个雍亲王府着实辛苦,孙儿是想送给额娘的。”

康熙只道:“你既然要送你额娘礼物,那就该自己花心思准备,这才算是有诚意啊。”

弘晏忽闪着眼睛:“孙儿是有些银钱,可想来想去,皇玛法您坐拥天下,富有四海,世上的好东西还不都在您这里嘛,孙儿为何还要舍近求远呢?便只好求到您这里来了。”

弘晏这一番话,倒是哄得康熙龙颜大悦。

康熙发话:“梁九功,去朕的私库里,将法兰西进贡的香水取一瓶来。”

梁九功应声去办。

随即,弘晏恭恭敬敬的行礼:“嘿嘿,孙儿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