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小阿哥竟然是与甘霖相伴而来,总归是个有福气的。
老四这些年也不容易,膝下的孩子一个接一个的夭亡,成活的就那么几个,不禁让他想起了早年间,他膝下的孩子,也是一个接一个的夭折,甚至有人拿这个当说辞,诅咒大清后继无人,是气数将尽,可现在怎么样,皇家子孙兴旺,大清更是在他的治理下蒸蒸日上。
而今,老四有了嫡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康熙思绪回笼,对着梁九功吩咐道:“去库房挑几件好的,送去雍亲王府,赐给雍亲王福晋和小阿哥。”
这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雍亲王府内,大雨已停,可院子里到处都是落叶和花瓣,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积水。
负责洒扫的丫鬟和小太监们,拿着清洁的工具,划分好自己负责的部分,便开始打扫清理了。
这一觉,小玉兔睡了很久。
日上三竿了,连因为生产导致身体虚弱,从而昏睡的乌拉那拉氏都醒了,小玉兔还没有醒。
乌拉那拉氏腰后垫着织金软枕,脑袋靠着床头,将小小的孩子抱在怀里,却觉得不对劲。
刚出生的孩子,应该是急着吃奶补充力气才是,怎么会一直睡觉呢。
乌拉那拉氏心头生出一个不好的想法。
虽然下一瞬,乌拉那拉氏自己都否决了这个想法,但是看着熟睡的小人儿,乌拉那拉氏还是伸出一根手指,去探孩子的气息。
乌拉那拉氏松了一口气,还好,不是她想的那般。
实在是乌拉那拉格格,给她留下的印象太过深刻,她这才怕自己刚生下的孩子,会步那夭折小格格的后尘。
这时,银烛走过来禀报道:“福晋,李侧福
晋、年侧福晋,还有其他的格格们,知晓了福晋平安诞下小阿哥的消息,都在院子里侯着,特意来给福晋道喜。”
李氏与年氏虽然同为侧福晋,可论家世、论才情、论宠爱,年氏都高于李氏。
但是,论资历、论子嗣,年氏却不如李氏。
是以,在府内,李侧福晋的地位,还是稍稍高于年侧福晋的。
所以,银烛禀报时,将李侧福晋放在了年侧福晋的前面。
道喜?
这些女人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乌拉那拉氏现在没有心情见她们。
随即,乌拉那拉氏开口吩咐道:“就说我产后身子虚弱,不宜见客,拿银子包了红封分给她们,便让人都回去,别忘了把府医叫进来,就说我精神不济、身子乏力。”
孩子昏睡不醒的事情,绝不能传扬出去,是以,乌拉那拉氏只能以自己为借口,把府医叫进来给孩子瞧瞧。
银烛应声去办了。
而此时的太阳已然升得老高了,院子里的青石砖上,都散落着闪闪的金光。
李侧福晋与年侧福晋并排站在第一排,其余的格格们按照进府的顺序,依次站在两位侧福晋的身后。
年侧福晋身子虚弱,在院子里站了会儿功夫,便咳嗽了起来,忙用帕子掩住唇。
一旁的丫鬟桃夭见状,一只手扶着年侧福晋的胳膊,另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年侧福晋的后背,给她顺气。
年侧福晋这才缓和了些。
桃夭见自家主子这般难受,一时心疼,便张嘴嘟囔起来,“福晋早就醒了,却不叫咱们进去,侧福晋身子本就不好,哪里禁得起在大太阳下面晒着。”
年侧福晋呼吸顺畅了些,便将帕子拿开了,看向身边的桃夭,训斥道:“不得无礼,怎能妄议福晋。”
而一旁的李侧福晋,在年侧福晋咳嗽时,注意力就放在了年侧福晋身上,竖起了耳朵,是以刚才主仆二人的对话,李侧福晋听得清清楚楚。
李侧福晋眼珠子转了转,嘴角一勾,便扭过头去,摆出一脸关切的模样,看着年侧福晋说道:“年妹妹,你身子不好,何必亲自过来,差个丫鬟来道喜也是一样的,福晋一向大度,自然不会与你计较,你若是在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