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法子不?错。”郑钰轻踢马肚,拉动?缰绳,“我?走了,小宝,再见。”
苏木跟他挥手?:“伯伯再见。”
自那日郑钰来了之后,已过?去了半个月,清风寨和?仍是和?之前一样。但有一点变了,杜仲每次带人或是寨子里的人出去抢夺,只?能抢一半,给?人留一半。就?跟杜仲当初要求不?能杀人,众人对此无?法理解和?接受。
甚至有人认为,新上?任的县令与杜仲相识,正好官匪相护,比起之前,还要来得?方便有利。然而杜仲非但不?好好利用这层关系,还让他们比之前更加收敛,如此下去,还不?如不?当土匪,下山种田去。
其他事情都好说,此条规矩和?不?能杀人,杜仲对此难得?强硬,绝不?妥协。寨子里的人有意见,随便抱怨随便怒骂,杜仲就?是不?改,不?接受那就?跟他打一架,打赢了他就?改,不?然就?按照他说的来。
众人不?服,又确实?打不?过?杜仲,只?能忍下这口气。
郑钰离开后那几日,苏韵和?卫曾也是有意留意杜仲,和?之前并无?不?同。他虽然跟这个新来的县令关系匪浅,两人都很默契地各自守着底线。郑钰作为父母官,自然是要护佑城内百姓的安宁,来青安城行商的商贩,他也需加以保护。为此,他加强护卫,专门负责巡逻青安山山脚一带,防的就?是清风寨的人。
杜仲则提出几条新寨规,一是抢夺货物只?能夺取一半,二是一旦埋伏抢夺时,碰到官府的人在巡逻护送商贩,不?能与之对抗,速速离去,三是日后抢夺不?再限于青安山一带,而是去往更远之处。
第三条规定,从杜仲首次带人出去,他就?开始设想,当晚便和?苏韵和?卫曾进行商讨。始终在青安山一带抢夺,难免会引起过?往商贩不?满,他们可能会联合起来反抗,或是加强防备。他们警戒心越重,对清风寨越不?利,必须降低商户的防备心理。
商人重利,某些目的和土匪一致,为了谋财会想方设法,但区别?在于,商人要命不?要钱,土匪要钱不?要命,二者撞上?,正好留下商贩的命,又不?完全抢走,证明匪徒也不?是赶尽杀绝之辈。商贩自然不会对此感激,但会庆幸自己留下一条命,这样他们才会继续选择这条道?,而不?是直接放弃。
始终固守这一方抢夺,谋财害命,有多少条命可以杀,如此竭泽而渔的做法,不?可取。
那时苏韵觉得没必要,这么多年都是这么过?来,也不?见青安山没人来,清风寨也好好的,没必要自取麻烦。她拒绝了这提议,杜仲当时没说什么,就?是有空就?会带苏木出去,一大一小骑上?马到外面晃悠。苏韵知道他是去做什么,懒得?管,由他去,心想杜仲总有一天会放弃。没想他不?仅没有,还把这当成新的寨规,要求全寨子的人执行。
郑钰与杜仲本是朋友,如今二人关系也有些微妙,一官一匪,立场不?同,两人都要维护各自的一方,难免在一些事情上存在冲突。杜仲身为大当家,要考虑许多,他了解郑钰,为了寨子,需要做出退让。现在看来,杜仲所想的,并无?道?理。
寨子里仍是有人对杜仲不?满,新寨规一出,对他的抵触比之前更甚。苏韵也难做,强压不?是不?行,但她不?想这么做,这也是她为何当初会同意杜仲当寨主的缘故。
该如何消除大家心里的怨气,杜仲倒是乐观,总说慢慢来,苏韵比他了解土匪,他们可不?会心平气和?地等?着慢慢来。
果然,没过?两天,清风寨就?闹起来。以前也闹过?,历代寨主都是凶狠之辈,可不?会惯着任由手?下质疑自己,能杀的能废的都不?会手?下留情,他们擅长以强权镇压,维护自己在寨子里的威严。这么做的好处是快速,能够短时间内让所有人敬畏,当一个人对他人产生恐惧,不?敢违抗,便说明别?人能够完全掌控这人的一切。
但苏韵不?愿重蹈覆辙,她要的是寨里的人眼里不?是只?有凶残,弑杀,惧怕。她想看到的,是自在,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