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1 / 3)

后来,杨霄发?现母亲总是独坐,不知在想什么,收到父亲来信也不再是欢喜,每每看完信后,还会默默落泪。没过多久,他?就?听见府里有人?偷偷说起父亲的事,一看到他?就?闭上嘴,低头做事,不敢再说。他?没听明白?,母亲不告诉他?,他?就?去问祖母。

“奶奶,父亲不是大燕的大将?军吗?为什么他?们说父亲是西北王?”

杨老夫人?听完,什么也没说,让他?在佛堂里坐下,虔诚念经。几天后,那些在背地里言论父亲的家?仆都已不见,他?年纪小,但不会不懂,他?们是被?遣散走了?。再后来,府里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大家?都不再笑,脸色忧虑阴沉,渐渐的,家?里的人?越来越少?,最后连师父都要离开。

师父离府那天,送给他?一把剑,跟他?说:“霄儿记住,要永远相信你父亲。”

杨霄点头应下,可他?不懂为何师父要突然这么说,他?问父亲怎么了?,师父没和以前那般耐心跟他?解释,只是摸着他?的脑袋无声叹气。母亲与他?一起送师父出门,望着师父离去的背影,杨霄没想过,这会是两人?最后一次见面。

夏去秋来,杨霄找不到人?玩,连张少?昀和薛景言都不再来他?家?,他?只能?一个人?在后花园温习师父教的招式。

就?算母亲不让他?出去,也挡不住街上那些流言蜚语跑到家?里来。

以前人?人?都说杨将?军是大燕的功臣,击败蛮贼,镇守西北,是杨家?守住了?大燕的江山社稷,万民安稳。如今,他?们说杨将?军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傲慢无礼。更有甚者,言之杨将?军要占据西北自立为王,意图谋反。

不是这样的,父亲不会谋反,那是杀头的大罪,是要诛九族的。杨霄根本不信,父亲不会这么做,他?是大燕的功臣,是和爷爷,太爷爷一样顶天立地为国?为民的大将?军。他?镇守西北,是守住大燕的门户,不让蛮族入侵。

杨霄要去跟那些说他?父亲是叛贼的人?理论,去反驳流言,凭什么说他?父亲和蛮人?勾搭,是大燕的叛徒。父亲为了?守西北,连家?都不能?回,他?们明明什么都不知道,为什么要诋毁父亲。

母亲却将?他?拉住,把剑从他?手里取下,将?愤怒不已的他?拥入怀里。杨霄心想都到这个时候了?,母亲为何还能?无动于衷,她就?像是没听到那些话,一点也不生气。祖母也是,整日在佛堂里念经,两耳不闻窗外事,父亲都被?人?说成是叛贼了?,万一皇上当真?了?怎么办?父亲会被?罚的,他?不想看父亲被?抓。

紧接着,母亲让人?关紧了?大门,除非有事,否则不得外出,把闲言碎语隔绝在外。家里越发?安静,没几天,母亲把管家和厨娘也遣散了?,红儿姐姐不想走,哭着要留下,母亲只好答应。

从不下厨的母亲学起了做饭,红儿每日一早出门买菜,回来会叮嘱坐在门边的杨霄不可以出去,不能给夫人和老夫人添乱。

杨霄每日坐在门后,听着那些声音从门缝钻进来,时不时还会有人?拿石头砸门。母亲这么做,并不能?让谣言不攻自破,外头传言愈演愈烈,关上门,无非是他们自己听不到罢了?。

可红儿姐姐说了?,他?要是跑出去跟别人理论打架,母亲会伤心,祖母身体不好,也不能?让她老人?家?担心。他?坐在石阶上,心想父亲什么时候回来,等父亲回来了?,他?会进宫和皇上说清楚情况,外面的人?就?不敢再跑来家门口骂杨家谋反。

三岁那年,杨霄不想父亲离开,哭着闹着要他?留下,父亲告诉他?,杨家?世代护黎民百姓,守大燕江山,他?离家?便是去履行这一责任。

杨霄想不明白?,他?太祖父和祖父都是为大燕牺牲,父亲亦是多年守在西北,他?们什么都没做错,凭什么要遭受这些莫须有的罪名诋毁。

他?想,是不是西北离上京城太远了?,父亲许是还不知道,不然他?怎会舍得母亲和祖母遭人?谩骂至此,杨家?世代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