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1 / 3)

杨霄看向身?侧的帝王,他是天子,是大燕百姓眼中至高无上的君王,此时的他在说这些话时,不再?冷漠近乎无情,帝王的威严注定他是喜怒不言于色。可现?在,他是这般肯定坚决,势要保护天下万民,连带眼神都变得?柔和。

“小霄,朕念在定国将军和护国将军一生奉献给大燕,劳苦功高,再?次给你父亲机会,只要他愿意回头,朕都能原谅。然而你父亲始终执迷不悟,一心要毁我大燕,不愿悔改。朕没?办法,为了天下黎民,逼不得?已下了那道召令。小霄,朕知道,你对此心怀怨恨,你恨朕,朕不怪你。而你父亲,也算是朕看着长大,朕对此也是心痛不舍。”

皇上连连叹气,一脸惋惜。

“若不是你父亲这么做,你母亲不会死,你的姑姑,还?有朕的太子,也会活着。”赵贺的手再?次落在杨霄头上,带着疼爱,“小霄,西北乱了,你父亲拒不交出杨家军,他们还?想着造反,要给你父亲报仇,不再?管百姓死活,弃众生不顾,他们,放弃了大燕。”

杨霄不信父亲会造反,心里总有个声音告诉他,父亲没?错,他不会背叛大燕。在宫里,不管是宫人私下偷偷议论,还?是赵众不止一次当他面说起,他父亲死后,西北杨家军一夜之?间消失不见,没?人知晓他们去了哪里。西北如果被攻破,大燕的国门守不住,到时多少百姓会无辜被杀,国将不国。

皇上也是这么说,若非父亲把他们藏起,杨家军会归顺朝廷,听?从皇上指挥,西北就不会乱,百姓也不会惨死在蛮族刀下。而母亲是因为父亲谋反,被逼自刎,姑姑亦是因杨家人身?份而受到牵连,被迫自尽。

不,不是这样的,杨霄总觉得?有哪里不对,父亲真要谋反,那他为何还?要回来?。那三日,他完全可以带全家离开,去西北,而不是把他们留在金佛寺,让明空大师代为照顾,他自己?独自回上京,进?宫面对皇上。明知这是死罪,父亲还?是来?了。

杨霄想不通,选择把这问题抛出。

“因为你姑姑还?在宫里,杨家重情,你父亲进?宫,是想带你姑姑离开,因被禁卫军发现?才没?得?逞。他要谋反,你姑姑是杨家人,有着杨家的傲骨,她又身?为大燕的太子妃,无法原谅家族出现?叛国之?辈。家国难两全,这也是为何你母亲要离开你,她们,都是因你父亲而死。”

皇上没?犹豫,便回了他。

“如果不是你父亲犯下罪责,你母亲和姑姑不会自杀谢罪,她们那么爱你,疼你,不会舍下你离开。可她们自知对不起大燕,对不起百姓,是你父亲,害了所有人。”

杨霄沉默听?着这些话,他始终不信父亲会谋反。母亲和姑姑的死,到底是因为父亲,还?是眼前这个帝王。

然而眼下摆在他面前的是无法反驳的确凿证据,不管是手中关于父亲亲笔写下的书?信,还?是突然消失的杨家军。

家国难两全。他母亲是镇远将军的发妻,也是大燕的寿康公主,夫君谋反,不得?不以身?殉国。他姑姑是将门之?女,还?是大燕的太子妃,未来?的后宫之?主,兄长叛国,唯以死自证清白。

杨霄将信放下,抬起头,看着皇上:“皇上,我是杨家人,你为什么不杀了我?”

他是杨闵的儿子,不是杨家旁系族人,理应被处死,而不是继续活着。

杨霄不是没?想过死,那日他从昏迷中醒来?,萧妃像是猜到他心中所想,跟他说,只有他活着,他的族人才能活。为此,他不得?不带着痛苦活着。

萧妃对他好?,他发烧昏迷那段时间日夜守在床前,亲自喂药,在他梦魇时会抱住他,轻拍他的背轻声安抚。华姑姑更是冒着杀头的罪,请愿来?照顾他这个罪臣之?子,对他呵护有加,还?有赵鸿,张少昀和薛景言他们。

这些人都对他很好?,他们都希望能够帮到自己?,各种想办法试图减轻他内心悲痛。他表面上是接受,是在慢慢放下,可他根本不可能如众人所愿忘了,忘了那些发生在眼前的事?,他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