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一句话简介:阴湿权宦觊觎养女

立意:偏见使人狭隘

第1章 七月白雪

◎满门抄斩◎

在京城里,除了皇宫内的观星台,那就数黄鹤楼是最高了。

夕阳西下,黄鹤楼的最高层被染成一片金红,檐角的风铃在微风中叮当作响。

一名男子凭栏而立,年约二十五岁,身姿挺拔如松,棕褐色的发丝被晚风吹起,仅用一条黑发带随意束着,琥珀色的眼眸映着落日余晖,闪烁着细碎的金光。

“主子,陛下让您去接管北疆。”身后跪着的川乌低声禀报。

男子修长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栏杆,“嗯。”

“主子,姜家父子三人均处以腰斩之刑。”

“嗯。”他的声音依旧平静,只是指尖微微一顿。

“主子,姜二郎托关榆阳送来一封信。”

“念。”

他转过身,阴影笼罩了半边脸庞。

“吾知君从未忘记小妹,自知全家皆无幸免,而小妹年幼无辜,恐有心人亦不会放过她,请君念与小妹幼时情分救她一命。”

他抬手遮住半边眼睛,整个人抑制不住的颤抖。

“川乌,你还记得她吗。”

“属下记得。”回想起她,常年面无表情的川乌嘴角意外露出一丝微笑,“多善郡主很活泼可爱。”

“太久了,终于熬到剩下她一个人了,这下没有人可以抢走她了吧。”男子低低地笑了起来,笑声在空旷的楼层中回荡。

-

忏悔台是京城里最大的死刑台,能在那里被处刑的囚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旨处死的重刑犯。

刑台很宽阔,有人说那上面最多一次处死了十五个人。尽管每天都有人清扫,但由于常年被血浸渍,还是染红了邢台上的木板,恶臭的血腥味经久不散。

秋风卷着枯叶掠过台面,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冤魂的低语。

刑台上跪着三个男人,他们在锦衣卫的折磨下已经不成了人样。

他们的衣衫褴褛,裸露的皮肤上布满了鞭痕和烙铁的印记。

最年长的那个男人,曾经挺拔的脊背如今佝偻着,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直视着前方。

来观刑者神色各异,有的人唏嘘,有的人幸灾乐祸,有的人害怕,有的人惋惜……人群中不时传来窃窃私语。

“那不是姜国公吗?怎么会......”

“嘘,小声点,锦衣卫就在附近。”

姜家家主姜琥年少时便和当今开国皇帝祁诃征战四方,那时二人同吃同住亲如兄弟。在祁诃登基后便封姜琥为一等公爵,良田千顷,还赐予姜琥京城中最大的府邸。

这样殊荣,开国后除了姜琥再无第二。

姜琥共有二子一女,大儿子姜勇接替他留下的军队,为祁国开疆拓土,年仅二十便成为战功赫赫。

第二子姜桦年仅十八,面若冠玉,文采斐然,一举入探花,是翰林院最年轻的御史大夫。

年纪最小的女儿姜多善才七岁,在皇宫住过一段时日,皇帝太后喜爱她,早早就封她为郡主。早些年挺闹腾的,后面听说生病了就没有人再见过她。

姜家在祁国百姓的眼里是神一般的存在,因为只要有他们在,他们在祁国永远安全。

可谁能想到呢,守护他们的神也会陨落。

就在一个月前,渝州城突发蝗灾,农民颗粒无收,每天有数百人因饥饿死去,姜琥奉皇命带着十万粮草前往渝州城赈灾。

可就在姜琥走后的半个月,京城里来了一个自称是渝州城的灾民击鼓鸣冤,他拿着三米长的白布,上面密密麻麻的用血写着对姜琥的控告。

锦衣卫前去姜家搜查时,在底下挖出黄金万两,珍宝无数,经调查是姜琥常年贪污受贿得来的钱财。

不久后姜烨被曝出与年妃有染,姜勇带着数千的军队从边疆赶回来的时候与锦衣卫发生冲突,被以造反之名关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