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六月时至今日,共出生一万九千六百……”
总结下来就是未满十八岁生子的,子嗣存活数量只有四成。
农户家虽说吃不到什么东西,但常年劳作,有些女人身体还算是强健,倒也存活了四成的婴孩。
而京城中的富户官家,孩童生存率低的更是可怜,很多都是不到十岁便夭折了,多是在四五岁时病亡。
而十六岁成亲,十八之后生出来的孩子,存活率高达8成。
(杜撰,杜撰,杜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这一组组数字比例,让在场的人心里都一惊。
存活率差这么多。
说来可笑,这些正室的子女,大多没有早夭的,早夭的都是妾室庶出的子女。
是正室下手么?
并不是,而是疼女儿的人家,或者有头有脸的人家,不会早早将女儿嫁出去。
一般都多留两年,参加选秀之后,再多留两三年才出嫁。
所以正妻一般年纪都较妾室入府年岁长一些。
而小妾,好看就够了,很多十三四岁就被这些达官贵人和商贾富户收进府中。
说完了成婚年纪和生育子嗣的年纪,接下来就是要说重头戏了。
“未出五服合婚子嗣存活率不足3成,存活下来的,不是天资聪颖便是身体羸弱。”
户部尚书说到这顿了顿:“大多夭折或身体残缺者较多。”
没存活下来的,还有一部分,父母发现认知有些缺陷的,直接将孩子溺死的。
毕竟穷苦百姓养一个健全的孩子都费劲,更别提是有残缺不能自理的。
说完后,朝堂中的大臣纷纷接头交耳,开始盘算自家有没有未出五服的。
这可太多了,现在都是表兄表妹成婚,一表三千里。
他们认为,只要是姑姑家的孩子,就和自家没有太多的血缘关系了。
朝堂中的大臣,都想站出来指责这是无稽之谈。
但事实又摆在眼前。
就连康熙都有些沉默,这次的调查,算是颠覆了他们传统认知。
“国无民必衰,民无粮必乱,老祖宗说的不无道理啊。”
康熙叹了口气:“命人拟旨,日后选秀者年龄不得小于16。民间成婚不得小于16。”
正坐在钟粹宫听着胤礽唾沫横飞将畅春园的事娓娓道来。
讲到精彩的地方还手舞足蹈的,将荣贵妃和宜妃,布嫔等人惹得惊呼出声。
跟着胤礽来荣贵妃这请安的皇子妃,一个个不由有些迷茫。
她们那天参与的,真的有这么惊心动魄吗?
还是因为太过慌乱,没注意到细节?
不重要,太子妃说什么,就是什么!
于是钟粹宫中,时不时传出胤礽激昂的阐述声,和众人的惊呼声,附和声。
等听说德妃死了后,宜妃觉得浑身的毛孔都舒展了。
此刻还有比她更幸福的人嘛?
女儿又有了身子,就连她宫里布嫔的端敬公主都有了身子。
“今年真是好事一件又一件啊,太子妃七福晋,现在四福晋,恪静都有了身子,就连端敬也有了身子。”
宜妃笑着说道,这话谁敢应承?
“可不是嘛,真是个好年。”胤礽也附和道。
哦对,太子妃敢!
荣贵妃脸上带着无奈的笑,伸出手点了点两人:“你问两个促狭鬼!”
“你们没受伤就好。”荣贵妃叹了口气:“一会让人给老四媳妇送些温和的润肤膏。”
“明年这宫里就更热闹啦。”宜妃感叹道。
是啊,明年又到了选秀的时候。
“明年老九,老十。也该成婚了,宫里可不就热闹了?”
荣贵妃睨了宜妃一眼,多大岁数的人了,还在小辈面前拈酸吃醋呢?
宜妃说完也有些尴尬,随即找补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