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这一辈子无宠无子,靠的就是清醒的头脑,和明确的自我认知,才在后宫倾轧稳坐后宫第一把椅子。
不该管的事,她不管,不该插手的事,她也不插手,这样皇帝和她还能有些面子情。
太子妃师出有名,就连皇太后也拿太子妃没辙,一句贪污受贿,国之蛀虫,就将皇太后怼的没了话音。
惠妃和德妃无功而返,钮祜禄贵妃也万事不管,毕竟她就没指望她那个脑袋中全是吃食的儿子去争抢什么。
胤礽在后宫连抓了三天人,弄得各处人心惶惶,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进了慎刑司。
“你说多少?”事情已经过去了两个多礼拜,胤礽已经将那些贪污的管事全部拿下,但因为和包衣世家的关系,胤礽倒也没像对待凌普那样,对待这些人。
而是问出来了之后,小宫人全部处死,有些关系的,直接押入大牢,等皇上回来再行处置。
“七司三院,贪污金额高达500万两白银,还不算他们偷挪的贡品,有些已经被变卖用了,有些追讨回来了。”
胤礽看了眼账本,将数据写给康熙看,顺便还学着石静娴的口吻卖了波惨。
石静娴看着胤礽这半个月来调查出的结果不禁咂舌,这些人,就连番邦各地进献给康熙的贡品都敢挪用,以次充好。
她突然想到前世的那个笑话了,皇上吃着拳头大的苹果,看着大臣们吃着碗口大的苹果,有些惊奇,细问下来才知道,他们都不敢给皇上进贡顶级物品,就怕第二年没有这么好的。
等石静娴来到这,才发现,放屁!
各地官员能给皇帝进贡,那是脸面,皇帝给不给你这个脸面都不一定,你还能以次充好?
皇帝要是给你脸面,你不好好把握,下次这脸面就没了!
“他们怎么敢的啊?”石静娴感叹道。
“有什么不敢的,你也不是没看见,一些皮毛,特产,瓷器,布匹。闽浙总督,近些年总是给皇阿玛上折子推荐他治下的水果。”
胤礽想到那水果,不禁皱了皱眉:“就比如菠萝果,去岁皇阿玛实在忍受不住他的推崇,只能让他进贡一些,结果…”
石静娴眼睛一亮:“是菠萝啊!我知道!菠萝需要用盐水泡一泡才好吃呢!要不嘴疼。”
“哦?你也听说过这种水果么?嘴倒是不疼,就是有些发涩。”胤礽想到那不太好的口感皱了皱眉继续说道:“还有那些大臣,今天下雨了,明天下暴雨了,也要给皇阿玛上折子说一嘴。”
“我知道!还有给皇阿玛推书的!”石静娴最近也看了不少奇葩的折子,颇有心得。
“没错,问安的,推荐水果,发现大鱼推荐给皇阿玛的,还有下雨通报皇阿玛的,有时候皇阿玛根本就不在意。”胤礽指着奏折说道:“尤其是一些番邦进贡的物品,更是每年多如牛毛。”
“这回好了,银子不光够发粮饷的,也够赈灾的,还能有富裕。”说话间何柱便送来两封信。
一封是康熙抽空给她写的回信,对于石静娴将几位阿哥送出去见世面颇为赞同,还赞叹道:“吾儿果真兄友弟恭,心胸开阔,凡不能及也,有仁善贤德之相。”
甚至还颇为温情的,在后面写了几句暖心话,大概意思就是:“你什么事情都同我商量,我太高兴了!甚至我们父子两个心意相通,你在京师上,稳固朝堂,我在边陲也很放心,不用挂心京师的事,可以专心致志抵御外敌!你真是我的好大儿!”
对于康熙的回信和态度,石静娴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的,可胤礽就不是那么的开心了,原来他还总觉得石静娴真是没长大的孩子,胆子忒小。
什么事都要和皇上说,哪怕一件小事,也要和皇上说,还动不动就:阿玛阿玛,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呀?
甚至在半个月前,他还因为政见不合,和石静娴发生了争吵,觉得石静娴妇人之仁,不会做君主,不知道成为王,败者寇的故事,还和石静娴辩论放权和集中权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