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哪怕有机会,想必他也没有精力来办差。
反正他已经投靠了朝廷,压根不会再有别的选择和退路,还不如老老实实办差和立功,也不算是浪费了这十几年的时间。
皇帝对施琅的表现相当满意,对方可以说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整理好后,皇帝在这些旧部当中,挑选了其中两个人为切入点。
一个是唐家人,当初作为陪嫁,跟着兵部尚书的女儿嫁给郑经,却因为身手不错,曾被郑成功看中,跟在身边几年。
当然,这位兵部尚书早因为年迈致仕了。哪怕当初先帝有意跟郑经联姻,稳住跟台岛的关系,也不可能让一个大权在握的兵部尚书跟郑经有所关系。
所以是在他退下来后,这身份却也足够高,他的女儿嫁给郑经算是门当户对。
不过唐家的人对唐家尤为忠诚,虽说跟着郑成功几年,也立功了,原本该授予更多的职务。
不过此人都拒绝了,最后还是回到唐家女身边当个小小的管家。
皇帝想做的,就是想让这位唐家女,作为郑经的嫡妻去质疑私生子的身份,借此剥夺私生子手里的权力。
她说私生子很可能不是郑经的血脉,这时候又没有亲子鉴定,只有所谓的滴血认亲。
滴血认亲这个东西,完全是可以动手脚的。哪怕不动手脚,不同血型也很难融合在一起,根本无法自证。
私生子的辅臣就是因为他的身份才追随的,如果他的身份出现问题,并非正统,谁还会乐意跟着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