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估计以为帮皇帝干掉郑家,收复台岛后,自己就没什么用了,可能还要回到京城来继续无所事事。
谁知道皇帝又准备派新差事,让施琅训练水师。既是要训练,他就得有官职在身,又能继续发光发热了,能不欢喜吗?
别说来回跑了,多跑几趟,他估计都乐意!
云岚的小手搭在皇帝的胳膊上,嘴里“啊呀呀”叫着,十分赞同皇帝解开海禁。
毕竟海禁没了,海运才能起来,各地的商品,不管是进口还是出口才能轮转起来,商业才有机会重新发展。
之前有海禁,这边的东西想卖出去,还得私下周转一番,转个几手卖出去。
他们这边被压价买,那边转几轮后却高价卖出去,光是想想,云岚都替皇帝心疼,这得少赚多少钱啊!
以前是无可奈何,国内乱糟糟的,得先安内后攘外。
如今撤三藩顺顺利利的,也能腾出手来对付外边。
虽说这次解决得都挺快,但是大军要吃喝,每天消耗的都是银子,国库缩水了不少。
云岚在御书房就见过愁得苍老不少的户部尚书,恨不能把一文钱掰成两半来花。
等海运一开,这边的茶叶、丝绸和瓷器出口,缩水的国库很快又要充盈起来了。
估计皇帝也是这么想的,才会迫不及待开海运,好补充一下国库。
不然钱都让海商赚走差价,实在不怎么划算。
皇帝还琢磨道:“开了海运后,来这边的传教士就更多了,他们当中肯定有知道怎么做西洋玻璃的。”
玻璃镜最重要的技术就在于烧制玻璃,对方的材料和烧制技术拿不到就无法彻底做出来。
工匠要琢磨很久,要是能找到个现成的就更好了。
云岚:皇帝这想得挺美的,却也不是不行。
西洋的传教士里头的学霸还挺多的,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知道西洋玻璃的技术。
他们也不是一个个都那么忠心,如果不愿意,那肯定是利益给得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