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各类饭菜都拌了酱,才觉得勉强能够入口。
吃完饭,不由又感叹:这酱也有吃完的一天啊。
不过很快,这种烦恼又没了。
傍晚时分,小玄孙阿阳从丞相府门口带回两碗面。
面有些坨了,但黄老先生一点都不嫌弃,吃得那叫一个欢。
嘿,小丫头果然还想着老头子呢。
.
晚饭时,王相才回,红叶做了几份不一样的面条:阳春面、羊肉烩面、肉丝蛋面、臊子面和油泼辣子面。
用小碗各盛一份,摆在了王相面前。王相笑得合不拢嘴,开吃。
王道亨听闻红叶做面,也屁颠屁颠的跑来正院蹭饭。见自己父亲已经动筷,他也毫不示弱的吃了起来。
王相吃第一口,就眼睛一亮,道:“好吃。”连吃五小碗,吃完后,又要。
对于这样的情况,红叶早有准备,问他:“义父喜欢哪个?”
“如先前一般,各来一份。”
王道亨快速拔完饭,也道:“我也一样。”
每一种面都好吃。
红叶依言照办。
两人吃了一碗又一碗,吃了还想要。但王相克制住了这个念头,放下筷子,用帕子擦嘴,笑道:“面做的不错。”
“义父谬赞。”
楚氏是吃了两小碗,便停了下来。她不喜欢晚上吃面食,好吃也忍了。倒是银耳莲子汤,她勉强又喝了几口。
她看见六子吃完后,也没再吃,遂接口道:“过几天,我准备摆个迎年宴,就让红叶掌厨。老爷意下如何?”
王相立即明白了她的意思,点头道:“甚好。”
这是要公开认亲了。
饭后,王道亨和红叶各自散去,楚氏把今日与红叶所言告知了王相。
王相道:“若是她亲娘在,也就是见一面的事。可如今,也只能如此了。认女之事,已是属实。我现在去书房给老族长写封信,明早派人送回老家,把红叶上族谱的事了了。”
这是要赶在过年前,把红叶上到王家族谱的意思了。
楚氏是个行动派,第二天便让人拟宴会名单;为红叶买新衣,添新首饰;派人快马传信,让能够回来的几个儿子提前回来(本来也要过年了);大清扫,为那天的宴会做布置。
到了宴会那天,儿子儿媳回来了三对,楚氏领着几个儿媳站在门口等。红叶则在厨房做最后几道菜。
等到人到齐了,红叶重新梳妆,换了新衣,来到摆宴的地方。楚氏亲自走过去,拉着她的手,当众介绍:“这是我新认的女儿,卫红叶。”
众妇纷纷夸赞。
宴会邀来的众贵妇,这其中不乏有认识红叶的人:固陵侯府的世子夫人孙氏和三房谢氏、召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薛姊舒、荣郡王妃周宝昕及她的丫鬟。
孙氏感叹她运道旺,竟然入了相国夫人楚氏的眼(人啊,活着就是靠运道);
谢氏则被儿子叮嘱过了,因而看到她,如看到自家儿媳一样的眼色(才听说儿子要娶红叶,她第一感觉就是反对,但很快,她就被说服了。儿子说的对,两情相悦才最重要嘛);
薛姊舒撑着大肚子,也笑吟吟的恭贺,脸色如常(肚子里的这第二个孩子,才是她现下关注的重点);
周宝昕则看着红叶,心中直涌出一股奇妙感觉来。她身边的丫鬟,当真个个好运啊。(月韵嫁了个进士,幼白进了宫被帝王看中做了贵人,冬雪做了亲王侍妾,红叶更是被王相认为义女)。
…
楚氏拉着红叶,走到客人面前,一个一个的介绍。这都是上流贵妇啊,红叶心里紧张极了,但她面上的笑,却自然如常(这是楚氏亲自教的法子)。
众人皆夸赞,夸的红叶都怀疑自己是否真的是个美丽端庄大气的人了。
但她能自省,自己就是乡下丫头。她们都只是随口夸的,不能当真。
当走到固陵侯府那里,楚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