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道:“驱逐宫中。”
太皇太后说了一声好。
静太妃这样做,这宫里必然是住不下去的。
不在宫里住着也好,若能留下一条性命,回科尔沁去,自然还有她的生路在。
康熙却说:“皇祖母,朕的意思是,宣妃与慧妃,一同驱逐宫中。”
静太妃驱逐宫中怎么够?
就像他说的,此人不配为人,更别说人到临死,还对宜嫔说的那些混账话了。
太皇太后与皇太后不能动。
宣妃与慧妃,康熙却下定决心了。他的后宫里,将不再有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的嫔妃。
宣妃与慧妃已经封妃,康熙不会废除,但是自此之后,宣妃与慧妃就到此为止了。
这两位博尔济吉特氏的格格已经暗地里被驱逐出宫,回科尔沁自行生活,与他是半点关系都没有了。
而以后的记录也会标明,宣妃与慧妃是病中早亡,就是两个早死的科尔沁蒙古来的嫔妃。
太皇太后难得有那么一点怒意:“你是不是还要将太后驱逐出宫?是不是还要将哀家驱逐出宫啊?”
康熙垂眸:“皇祖母,孙儿不能再冒险了。汗阿玛难道还不宽仁吗?孙儿难道还不仁孝吗?”
就这么短短几句话,却让太皇太后再难张口。
太皇太后深吸一口气,叹道:“随你吧。”
她也实在是管不了了。
五台山上,那个遁绝红尘的和尚,那是她心灰意冷的儿子,她欠儿子的,又怎么能说不欠孙子的呢?
静妃的下落如何,太皇太后也不想过问了。
静太妃病亡。这是面上的。
私底下,静太妃被处死。暴毙宫中。尸首绝没有送到顺治爷的陵寝里去,而是送回了科尔沁,不让科尔沁的人自行处置,直接丢在科尔沁的荒坟之中,作为震慑。
这就是背叛大清的罪人的下场。
公主和皇子们都搬出了慈宁宫与慈仁宫。
搬回了整修一新的阿哥所与公主所。
康熙无法再安心将孩子们交给太皇太后与皇太后教养。
公主们在慈宁宫小书房的课程会继续,但一应起居全部都回到了公主所那边。
太皇太后会教授公主们蒙文和草原上的事情,没有人会比太皇太后更清楚草原上的事。
康熙心里有成算,他是一定要让公主们好好学的。太皇太后的毕生所学,倾囊授与公主们,这以后都是有用的。
太皇太后宫中的人也不必再照管公主们。
康熙下旨,宜嫔照管阿哥所与公主所事宜,荣嫔协助。
慈仁宫那边,大阿哥和太子本来就不住在慈仁宫。
三阿哥已经可以预备着开蒙了。正好可以安排师傅慢慢在小书房启蒙。
四阿哥与五阿哥还小,搬回阿哥所也正好。
有宜嫔照管,康熙没什么不放心的。
跟着这一段时日处置这些事,康熙见到了小丫头的能力,知道她能做好这些事,一定要委以重任。
还有一点,三阿哥在慈仁宫这些时日,满文都说的不好了,张口就是蒙古话,跟着皇太后活得像个草原上的孩子,康熙瞧着就不乐意了。
这哪里像个皇子?
要是在慈仁宫久了,以后四阿哥和五阿哥八成也是这个样子。
这便是康熙下定决心把孩子们搬出来的原因。
皇太后那里,只是过回原来的日子,再有什么不适应想不开的,自有太皇太后开导。
再一年春来的时候,满宫里有了春日的气息,仿佛才像是活过来了似的。
佟妃还病着并不怎么出来,但冬天的事,也随着承乾宫里的那些气味在慢慢的消散。
把这些草药给洗掉融掉,着实是耗费了一番力气。
但好在还是有成效的。
承乾宫总算是摆脱了旧日的痕迹。
康熙有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