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1 / 2)

皇上的马车更是如履平地了,坐在上头一点动静都不会有,甚至感觉不到马车的移动,除非将那车窗打开,才会瞧见外头移动的景色。

“太子好。”琇莹含笑道。

太子立时看向康熙。

康熙就给他们介绍:“这是宜嫔娘娘。”

小小的太子看向琇莹,脆生生地道:“宜娘娘好。”

琇莹觉得自己心里的某一处,有点软了。

看看,这孩子还这么小呢。

康熙叫了琇莹来,也不是特意要她做什么的,就是想她了,想叫人到跟前来陪着。

这些时日天天能见着这丫头,好像就很习惯了。习惯与瞧着有这样一张漂亮面孔的小丫头活丨色丨生丨香的陪着他。

父子俩又各看各的书,康熙支着胳膊坐在那儿,太子端端正正的坐着,琇莹欲言又止,几次都想说,是不是不要在移动的车上看书,免得伤了眼睛。

但都没说出来,想说的时候,就拿一颗晶莹剔透的葡萄堵住自己的嘴,就怕说出来了。

她似乎还不能干涉这对父子到那个份上。

这样安安静静的看书,其实也挺枯燥容易犯困的。

尤其琇莹看见了,父子俩好像看的都不是什么闲书。

一个是从小就卷的少年皇帝,一个是不满两岁就被立为皇太子的小皇子。

康熙这意思,怕不是要培养出一个古往今来都没有的优秀继承人来。

一碟葡萄,叫琇莹吃的见了底。

太子眼巴巴的看着她,琇莹剥了皮干干净净的喂了一颗给太子。

太子觉得酸,眼睛都眯起来了。

琇莹无声笑起来。

结果一转头,小动作都被康熙看见了。

太子连忙正襟危坐,又继续看书,葡萄是慢吞吞的咽下去了。

琇莹却对着康熙莞尔一笑,继续无声。

她这是有恃无恐,恃宠而骄了。康熙心里清楚得很。

忽而想读书的心思就散了。

有漂亮的小丫头在身边,谁还要读书?

将太子的书也随意拿过来丢在一边,对上太子的眼神,康熙微微一笑:“保成,朕给你讲个故事,好不好?”

太子当然好。看书看多了也累,听故事不用看书,保成一百个乐意。

太子如今认识的字没那么多,给的书是精心挑选过的,但其实读起来全认得也还是有些吃力的。

康熙看了琇莹一眼,哦,小丫头也感兴趣,也想听故事。

那就一起听吧。

这故事别人听不得,小丫头还是可以听的。

太皇太后心中早就有这个心思,也就是小丫头的事起了个头,才叫这事成行了。

大概也是有缘。

再说那供奉在五台山的佛豆,也都是小丫头捡出来的。

况且这样的事,只要小丫头还在他身边一日,将来日日陪伴,总在一处,怎么会不知道呢?

康熙说:“这五台山上,有个叫寂照的和尚。他出家十七八年快二十年了吧。”

“这回去五台山,你乌库妈妈,还有朕,再加上你,都是要去见他的。”

太子听进去了,但是太子有问题:“宜娘娘呢?宜娘娘见不见?”

“大阿哥呢?大阿哥见不见?”

太子最熟悉的就是大阿哥。这兄弟俩读书有时候会在一起,康熙有时候也会把兄弟俩放一起考校。

至于宜嫔,纯粹是琇莹在跟前,太子才问了一句。

至于别人,太子不熟悉也不知道,更不会问了。若是琇莹不在跟前,怕连一句宜娘娘都不会问的。

康熙道:“你宜娘娘要见的。大阿哥就不见了。别人也都不见。朕也不会让他们见。”

“至于你,保成。你见了也要当作没见过。看见的任何事,听见的任何话,都不能与任何人说起。”

太子毕竟聪慧,不同于寻常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