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双城的烈士碑啊。

一个小兵就哭起来,“将军,可是我们都死了,谁来给我们刻碑啊他认得俺不?其实俺的名字是哪两个字,俺也不知道。”

郑长隆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啊?”

那小兵大约十三岁的模样,脸上全是黑灰,闻言抬头,道了一句:“回将军,俺叫郑大树。”

郑长隆顿了顿,从地上捡了块木炭,撕了一块白布,写上郑大树三个字,塞到小兵的怀里。

“给你。”

小兵贪念的看了一眼白布,许是这般说了几句话,就觉得跟将军亲近了些,道:“将军,我其实不想死。”

郑长隆没说话。

谁也不想死,但是活不下来了。

“将军,齐军开始攻城了”一个将士跑过来,慌张的道:“将军,怕是守不住了。”

郑长隆肃穆的点了点头,看看郑大树,朝着前面一百多人道:“战士们”

“我一天一封信,去跟朝廷要援兵。但是这些信,进了高阳城就再没有声息。我得告诉你们,没有援军了”

“没有援军了!三千多人,三千多个血肉之躯,一个个都倒在了城门之外兄弟们,咱们的城,咱们的家,保不住了。”

“咱们殉城的时候到了,这一战,注定是要死的,但是涂山城不能死绝了你们可以走!”

“想走的,现在拿着你们的刀,从西城门走,去别的地方。”

但是他话音落下去良久,也没有一个人走。郑长隆哆嗦着道:“你们不走吗?你们甘愿死在这里吗?”

郑大树黑黑瘦瘦的脸绽开一个笑容,“将军,我不走,我虽然想活,但是我想留在这里,守住我的家。”

他们都是涂山城的人,所有人都能走,但是涂山城的战士不能走。要是连他们走了,这个城,这个晋国,就没救了。

他们愿意以死殉城。

郑长隆眼眶情不自禁的湿了,拔出刀,扶正头盔,喊道:“那好,跟我走!”

……

“三月春寒,他们身上连件厚棉衣都没有真是气死我了,晋国的棉,都穿在了那群该死的人世家身上,可怜战斗在最前面的战士们,却穿得如此单薄。”

郑长隆迷迷糊糊间,听见有人在他身边说话。

“可怜,真是可怜啊,涂山城最后一战,一城之人,几乎死绝了,而高阳的人,却还在载歌载舞庆祝晋皇的生辰呢。”

郑长隆努力的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目之所及是一个木屋子,屋内有草药的味道。他的身边,是郑大树,还在昏迷。

他挣扎了一下,腹部传来一阵痛,一个声音传来,“咦有一个醒了。”

郑长隆因为伤口裂开,额头冒出了冷汗,也大概知道自己被救了,他问道:“这是哪里?”

刚刚说话的人便道:“这是在涂山城里的狐山,我们是禹医,之前去战场上……清理战场的时候发现你们没死,就偷偷的将你们运了回来。”

禹医?

听口音也确实是禹国人的口音。郑长隆就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禹医一直行走在天下各处,只要是病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他们都一视同仁,在七国之内很有名声。

楚国驱逐禹医之后,还遭到了民间的反对。然后,这些在楚国的禹国一部分收到他们皇太女殿下印在各种商品上的那句:禹国随时等你回家,回禹国去了,还有一部分人,就直接到燕国,然后北上,来了齐国和晋国。

于是齐国和晋国的禹医增加了很多,一些禹医奔赴在战场,给晋国的战士们治病。

他们应该是碰到了上战场的禹医了。郑长隆感谢道:“多谢两位。”

这两个禹医就道:“你不用谢我们,我们也是见你们没死,这才敢偷偷救回来,不然涂山城里,我们是不敢去的。”

就是医术再高明,也救不了必死之人。也是这两人命大,被杀了好几刀,还活着,真是命大。

两人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