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几句简单的交代,便匆匆朝后堂而去。
北笙在尔雅堂买了二两茶叶才走,眼中含着难以遮掩的凌冽,登上了自家的马车。
参加太子妃遴选的姑娘今日傍晚就要进宫,宫外难得的自由她想多享受片刻,是以和鹿竹绾月准备在街上逛一阵子再回。
萧珣今日到京城,郎琢等一众内阁大臣一早到城门口来迎接。
萧珣本是前两日就该到京的,但路上被地方官员拦下,状告乐平王在北方的所作所为,是以比预计时间晚了两日。
京中细雨绵绵,萧珣的心情也跟着冷风淅淅。
只是想到北笙已经进宫,便能稍稍好上那么三分。
到了城门口,看见迎接自己的一众大臣,便下了马车,便叫其余人先回,他和郎琢去视察城外大营。
不顾天上还下着毛毛细雨,两人骑马而去。
郎琢本想让萧珣休息半日再去,但萧珣执意要立马去,郎琢也只能遵从。
徐家军赵家军,还有其他部队皆一一看过,才往回走。
细雨已停,郎琢说着高阳侯试图拉拢安国公的事,但萧珣心情似乎没有再受乐平王谋逆之事的影响,眉目比之刚进京那时清远了很多。
萧珣转眸看了郎琢一眼,道:“一路从京中到宝定,再从宝定回到京城,往来间听闻了不少萧翊的事,我颇为头疼,但听了大人的汇报,也查了各大营的情况,我心情舒畅了很多。”
郎琢淡淡一笑,“其余之事臣皆不担心,唯一担心的是盛乐王,昨日臣面见圣上,臣打算明日出使盛乐,同盛乐王商议和亲的事。”
他将昨日朝堂上的事一一向萧珣做了禀报。
但听到郎琢提议让盛乐王女来京中参选太子妃时,萧珣神色不由一紧,“大人计策是好的,但若将来真的不得已要那王女做太子妃,我……”
郎琢稍稍勒了一下马缰,走得慢了些,道:“此不过是借口,大靖的太子妃、未来的国母怎么可能是盛乐女?届时即便殿下看上,众大臣也不会答应。但为了让盛乐王相信,殿下还是要拿出这份诚心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