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琢那边除了斡风和青阳跟在马车两侧,还有十余个自己人,另又跟了二十余宫中的护卫,后面的辎车上还装了不少要送给盛乐王的礼。

五辆马车,跟随几十号人,盯着一层薄雾,浩浩荡荡走在长街上,徐徐出了京中的城门,一路朝北上了官道。

北笙早膳吃得少,捧着一盒点心吃完了。

吃完点心又觉得口渴,喝了水又觉得腹胀,便躺在舒坦的车厢长凳上睡了一觉。

但时间一久又觉得无聊,便将鹿竹和绾月叫上车来说话。

她平时没有在意府上下人们的事,但鹿竹和绾月讲起来滔滔不绝,哪个小婢女看上哪个男仆了,哪个仆人不小心砸了东西挨叶栀的训了……

几十口子人的家长里短讲完也花了大半日的时间,北笙听得昏昏欲睡,偶尔听到好笑处也大声笑几声。

北笙这边欢声笑语,讲完了家里人的闲话,三人还唱歌下棋,时间混得很快。

但郎琢那边却无比无聊,他从来不和斡风和青阳聊闲话,本来带了许多书准备在路上看。

但长久的看书也很寡味,更何况马车颠簸,晃动之中看书也不甚舒服。

是以,书也不常看了。

后面车厢里的说笑声引得郎琢掀起了车帘向后看去,心中泛起了嘀咕。

自离京已经五六日了,除了下车休息用膳时见过几面,多时两人连说话的机会都没有。

郎琢心头惴惴不安,是不是北笙已经厌弃了他?

相识这么久了,他从来没有看懂徐北笙,只隐隐觉得她和自己一样,是个疯狂的人。

心思深沉,让人难以踹度琢磨。

她有时含蓄有度,有时张扬轻狂,一身的桀骜。有时怯懦畏缩,有时又胆大妄为,一股子的野匪之气。

郎琢甚至把握不准,哪个才是真实的徐北笙。但人终究是复杂的,一人有千面也说得过去。

他到现在都不敢把握那晚北笙喂到他嘴里的药汤,是不是真的如她所说的那般,往后只要一使力气便会腹痛难忍。

他只是相信北笙不会杀他,但要折磨报复他,北笙一定能做得出来。

盯着后面的马车出了一会神,郎琢突然坏笑了一下。

真实的药效怎样,找个机会一试不就行了么。

车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前方不远处就有一个小县城,今夜人马打算就要在此安歇的。

明月当空,夜色中藏着几分森然的寒气。

车队在一家驿站门口停了下来,几十号人今夜便在此落脚。

各自在房中用膳,北笙只觉得一整天坐下来,身上的骨头都松了,刚洗漱完毕打算入睡,房门就被人敲响。

青阳在外道:“徐二姑娘,我们大人说有事同姑娘细说,请姑娘过去一趟。”

北笙眉目一转,就猜到郎琢再打什么主意。

晾了他这么些天,郎琢终于熬不住了,但这还很不够。

北笙打算继续晾着他,给了鹿竹一个眼色,让她将人打发走,自己则脱鞋上榻钻进了被窝,打算舒舒服服的睡了。

鹿竹将房门开了一条小缝,压着声向青阳道:“我们姑娘已经睡下了,郎大人有事还请明早再同姑娘说。”

也不知是不是路途辛苦的缘故,郎琢这几天心情阴晴不定,青阳和斡风同郎琢说话大气都不敢喘。

这请不来徐北笙,青阳也不敢同郎琢去回话,却也不敢硬逼着徐北笙起床去见郎琢。

只能缩着首去向郎琢回话。

北笙打了个哈欠,瞌睡正好来了,门扉又被咚咚咚的敲响。

这会是斡风的声音,甚是焦急:“徐二姑娘,我们大人烧得厉害,还请姑娘快去看看。”

瞌睡虫被赶跑,北笙一下来了气,腾的掀开被子起身,今日若不去见郎琢,怕是不能好生安歇了。

气鼓鼓的下地披了一件厚氅,便出了门。

鹿竹和绾月要跟,被她抬手制止。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