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思议,不愧是孝庄太皇太后这眼光真是无人能比了。
“老祖宗,您别光喝汤,尝尝今儿臣妾特意做的山药炖鸭。”
文珊看太皇太后今儿精神好赶忙让她多吃点东西。
最近一段时间文珊都在琢磨着做些滋补的药膳给太皇太后补身子,按照历史太皇太后在康熙二十六年就会去世,离现在没几年了,而且太皇太后也肉眼可见地一日日精神不济了。
“好,哀家尝尝。”太皇太后笑着招手让苏麻喇姑帮她布菜。
太皇太后不喜欢吃药,文珊怎么劝都不行也只能给她做些药膳这么慢慢养着身子。
看着太皇太后进了不少,文珊也放下心来又有些好奇太后为什么这么溺爱五阿哥,按照文珊对太后的了解她不像是是非不分一心宠孩子的老太太,相反五阿哥平日里有些坏习惯太后也是毫不心软地非让他改了不行的。
文珊这么想着便问出了口,太后和太皇太后相视一笑,最后太后意味深长地说等胤禛和胤禩长大了她就明白了。
文珊云里雾里回了咸福宫之后果断抓了胤禩这个外挂让他给分析分析太后是什么意思。
“五哥母家出身过地去,从小又养在太后膝下,这可是我们这么多兄弟里独一份的。”胤禩一听文珊问这事,便娓娓道来:“太后身后可是太皇太后和科尔沁,若是五哥学问骑射又样样出色加上背后这么多的势力扶持,日后难免有要争一争那个位置的想法,太后看地明白这不是一条好路,不如让五哥平平安安无忧无虑地做一个富贵王爷,安稳一生。”
从结果来看太后为五阿哥选的这条路五阿哥确实走地很快乐。
“都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太后作为祖母也是一样。”文珊感慨道。
胤禩也点头,五哥确实是他们兄弟几个里少有的一生无忧了。
说到读书,六阿哥和七阿哥也已经启蒙一段日子了,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就突飞猛进把五阿哥的文化水平甩在身后了。
不过五阿哥天生乐天派也没觉得学业上不如几个弟弟有什么难受的,虽然学习水平差了点但是他憨厚的性格让他成了尚书房里人缘最好的一个。
上至几个哥哥下到刚满三岁的七阿哥都和五阿哥处地不错,是尚书房里的开心果。
倒是有一天一向性子很温和的胤禩却跟六阿哥胤祚起了冲突。
事情的起因只是一件小事,康熙赏赐了几位阿哥一些新制的御用毛笔,一人两支每个人的还都不相同,虽说都是做工精良用料讲究的好毛笔,但是总有个高低上下。
最好的一支银丝翠玉的湖笔给了太子,而胤禩分到了一支只在太子之下的虬角包银毛笔。
胤禩毕竟上辈子已经练了几十年的字,虽说有刻意藏拙但是还是比现在这些小豆丁阿哥们的字要漂亮。
康熙大为赞赏所以赐了他这支毛笔。
六阿哥看到了很是喜欢那支虬角包银毛笔便提出想跟胤禩换。
按理来说御赐之物肯定没有换来换去的道理,但是这次赏赐也不是多么郑重的明旨只不过是康熙作为父亲一时兴起看到了新供上来的毛笔所以给儿子们分分文具罢了,六阿哥又是宫里几个颇受康熙宠爱的阿哥之一所以胆子也大,不过是换支毛笔康熙知道了也不会斥责他。
胤禩起初觉得无所谓,六阿哥既然喜欢换就换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没想到六阿哥拿到了想要的毛笔开始有些得寸进尺,还想要胤禩的另一支毛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