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2 / 3)

个国家,却有可能真的只需要一颗老鼠屎。

之后的几天,凤司音也是一如既往的来给准考生们讲课,剩下的六天,正好每天讲两个衙门。凤司音不喜欢说那些虚的,而是直接举例子,讲述实务,让大家切实的了解每个衙门的工作内容。

而之后的考题,也是十二个衙门的工作事务综合考,这些考生们基本上都是只学过基础文化,这几天的临时抱佛脚,就看大家的领悟能力有多少了。

凤司音甚至不敢想,如果自己没来上这个考前培训教育,这些考生们最后交上来的答案会有多么的千奇百怪。

而这个担忧,在六月初六的考试结束,凤司音去考察阅卷现场的时候,就真切的感受到了。

因为考题是各部衙门的人一起出的,所以凤司音就安排了流水线工作,每个衙门的阅卷官负责各自对应衙门的题目批阅。

凤司音来到官员们阅卷的屋子时,就看到了众官员们凝重的表情,有一些甚至面露痛苦。

随手拿了一张卷子看了眼,凤司音就知道了大家痛苦的根源。当初自己重组朝堂,哪怕官员们以前都没做过什么实事,可到底是官员,总还是了解各个衙门要做些什么的。可是这些考生不一样,他们没当过官,尤其是各地方上的考生们,他们最熟悉的官员也就是知府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每个衙门的工作是什么样的。

凤司音六天的突击培训,也不是每个人都能领会的,她说得不少,也尽量讲得通俗易懂,但是没有接触过的事情总是会有壁垒的,很明显自己讲课的效果并不算很好。

这样下去,阅卷官们的批阅进度恐怕也是要耽误了,凤司音便临时让大家改了批卷流程。原本评卷都是评分制,但是面对各种诡异的答案,阅卷官们都没办法下手评分了。

“你们先粗粗的看一下,如果觉得答得不错,就给一个圈,没眼看的就打个叉,若是可圈可点,就给个三角。这次的科举并没有名额的限制,等所有人的卷子都看完,你们可以综合每个人得了几个圈几个三角,粗粗排个名次,靠前的考生们,再一起谈论下是否入选殿试。”

这样一来,阅卷官们不用硬着头皮给那些奇怪的答案评分了,速度自然就能上来。

只需要综合每个考生得了几个圈,这样计分也快了不少,差不多两天就能批完卷子了。

“陛下,先前是满分一百分,卷面得六十分的就可以进殿试,那调整成这个形式后,改怎么判定是否入选呢?”

虽然凤司音说了他们可以一起讨论,但是这些官员们也不好随意做主,人选多了选少了都不合适,还是需要凤司音给他们一个标准才好。毕竟之前每个题的分数比重也不同,这会儿改了之后,他们也不好判断了。

凤司音想了想,有了主意。“题目一共是十二道,那就每道题按一分来计算,得圈就是一分,三角是半分,得叉不计分,拿到至少七分,且得圈数不少于五个的算入选。”

今年是首届,所以出题并不是很难,凤司音自然不能把标准定的太低,当官可不能自扫门前雪,如果连各衙门最基础的事情都不清楚搞不明白的,也就真的不适合做官了。

先前这些考生们没机会接触,可是凤司音已经给大家补过课了,认真听了且脑子活络些的,很快就能理清楚这些,要是还是搞不懂,写了一堆不知所云的东西上来的人,凤司音也是不需要的。

凤司音以为自己这个标准已经很低了,毕竟题目的难度并不高,可是她还是错估了结果的残酷。

两日后,凤司音看着吏部主考官交上来的名单和考核卷子,一个头两个大。一百八十个考生,能进及格线的却只有十一个人……

第58章 殿试

凤稚国的科举和别的国家大不一样, 寻常国家进了殿试,那就是一只脚进了朝廷的门槛,就差殿试定个排名了。但凤稚国的殿试就算是进了, 也只是有希望而已。

等到殿试名单公布后,这些入选的考生们需要去选择自己心仪的衙门,最多可以选三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