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瞎子能有什么想法?他连这张摆在面前的形势图都看不见吧?
将领们心有不屑,却不敢得罪樊朔,只好让温景辞说了下去。温景辞像是没有感受到他们的恶意一般,淡淡地开口:“孤昨夜看完了近十年我朝与契丹交战的卷宗。契丹往往选择在两个时间出击,一为凛冬,二是现在。”
“此时大雪将至,山中地势凶险,随时有坍塌的可能。我们的士兵不比契丹人擅长在雪中作战,若在夜间突击,而契丹人又早有埋伏,我们绝无后路可退。”
有将领反驳道:“你又怎么知道契丹人一定有埋伏?说不定他们还没有准备好,根本没想到我们会偷袭呢!”
温景辞不疾不徐:“契丹三支部落,皆驻扎在山另一面的平地,可以在短时间内聚合兵力,群起而攻之。可我军突袭契丹,需要翻山越岭,无法及时获得救援。假使契丹并无防备,想要在此战中取胜,我军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
话音落下,一位驻守云州多年的将军点了点头,颇为赞同地说道:“殿下,末将也这么认为。契丹几个部落牢牢联结,是块啃不下的硬骨头,曾经有几次打仗,末将就在这上面吃了亏。”
京城来的这几个将领,根本没在北境打过仗,一心想着快些完成任务回京,却忽视了现有的条件。无可否认,他们曾在西北、南蛮立下战功,可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作战方法,按部就班才是大忌。
太子来北境的时间不长,对北境的形势却了解得如此通透,想来花了不少心力。能有这份心,足够证明他并非传言中的那么无能。
樊朔露出笑容:“那太子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
主帅营帐中的会议从白天开到傍晚,温景辞回到他居住的地方,雪貂在他脚边“吱吱”叫着,小太监悄悄传话,说是顾绯趴在书桌上睡着了。
温景辞微愣,被雪貂咬着裤腿,带到书桌前。昨夜放书的地方已经多了不少东西,是顾绯按照温景辞告知的方法,将这些文书重新分类,做好记号,留给他“阅读”。
耳边传来少女浅浅的呼吸声,他知道她就趴在旁边。温景辞垂下眼,将身上的大氅解下,摸索着披在了她的身上。
第505章 病弱太子会读心(14)
樊朔采纳了温景辞的计划,仍是突袭,但将时间改到后半夜,同时派出两支骑兵抄小道前行,关注从契丹部落传出的任何消息。
果不出其然,契丹人早已在山的另一面做好埋伏,等了半宿却迟迟不见他们动手,心中松懈。而樊朔的军队得到了充足的休息,在夜将尽时,大军翻山而下,攻入了契丹部落。
除了拦下这支部落发出去的消息,两支骑兵还有意外的收获,他们发现了契丹人挖出的小道,生擒了一员试图逃跑的契丹将领。
消息传回营帐,军心大振,纷纷称赞樊朔用兵如神。樊朔却笑了笑,说这是太子的主意。
这话当然是没人信的。一个目不能视的太子,能在战场上发挥什么作用?他们只当是樊朔心善,把功劳让给了太子,不想看见他在军中那样难堪。
第一场胜仗的意义,只有这些将领心知肚明。具体表现为往后在主帅营帐会谈,也有温景辞的一席之地。太子第一次打仗不假,可他的心细程度与观察能力异于常人,甚至在对那位契丹将领的审讯中,凭借契丹将领的口头描述,绘制出了一张完整的地图。
军中喜气洋洋,只有一位来自京城的将领掩饰了脸上的隐隐不安。离京之前,他接到皇后的吩咐,在合适的时机制造意外,让太子无法活着走出北境。
若太子一直饱受奚落,默默无闻,他显然很好下手。可眼下太子受重视程度非同一般,大部分时间都待在主帅营帐,他根本没有下手的机会。
忽地,他想到了那位被生擒的契丹将领。
半月后,他们驻扎的营地迎来了一场大雪。
积雪厚重,小雪貂像往常一样在雪地上烙下深深浅浅的梅花脚印,却又马上被新的雪花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