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批注与平日写的只言片语一看,便明白此番尼姑庵中失火,是永乐王妃有意而为。

她与永乐王解仪青梅竹木,结为夫妻之后更是伉俪情深,后来解仪去了之后,她就有了随他而去的心,还是去尼姑庵中烧香时,得庵主点化,才收了赴死的心。只近来有官员调查解挽衣身世,她外冷内热,早就为解挽衣的孝心动容,现在怕自己说错,为解挽衣招来杀生之祸,才有了道观中的**。只是解挽衣少时,就与至亲死别过一回,眼下眼睁睁的看养母为自己而死,心中悲戚与绝望可想而知。

“王爷,宫中派御医过来了。”近侍道。

解挽衣病的几日,宫中不知道派了多少御医过来为他看病,知道的,说他受皇上恩宠,可是解挽衣自己清楚,若非已经怀疑他的身世,皇上何故要派人去审问出家多年的永乐王妃呢?

“让他进来吧。”

御医走了进来,为解挽衣悬丝诊脉。

“王爷是心有郁结。”御医道,“永乐王妃的事,还请王爷早日释怀才是。”

这些话,解挽衣近来不知道听了多少回了。他三言两语搪塞回去之后,便命人将他打发走了。

房间中,又只剩下了解挽衣一个人。他放下手臂,平躺在了玉枕上永乐王将他抱养回来时,他就已经知事了。他知道父母是含冤而死,也知道永乐王将他带回来,是蒙了多大的风险。所以他从未提及为亲生父母报仇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