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将自己挣到的钱捐出来,给不认识的人治病呢?
但这是徐婉宁的事儿,她一个嫁出去的姑娘,也不会牵扯到徐家原本就有的利益,所以张母也就没有多说什么。
徐母自然知道,自家闺女这个慈善机构的理念过于超前。
毕竟,将原本属于自己的钱捐出来,不计回报地帮助陌生人这样的事儿,大部分人都不能理解。
想当初,徐婉宁也同他们解释了很多遍,他们才真正理解了徐婉宁创立慈善机构的初衷。
而徐母又比其他家人了解的更深一点,所以很是支持徐婉宁这么做。
因此,现在听到张母的问题,她很耐心地解释了一遍。
“阿宁这么做,也是希望能通过这个慈善机构帮助更多需要的人。钱嘛,大家都想要,但积累到一定程度,确保一家子吃穿不愁且有些积蓄就足够了。阿宁当初下乡的时候,见过穷苦人家的生活,知道很多人家连一顿饱饭都吃不到,更遑论生病以后去治病了。”
“她跟我说过,乡下有很多人,不是饿死的,而是病死的。如果是那种急病,一下子就死了也就罢了,至少人不遭罪。但大部分人明明生的是很小的病,但因为没有钱,没能及时治疗,因此慢慢拖成了大病,饱受了病痛的折磨,最后还是离世了。”
徐母叹一口气,“阿宁说了,她一个人的力量太小了,不可能帮助全华国的可怜人,但她也不希望自己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对他人遭受的折磨熟视无睹,深思熟虑后,她就想到成立一个慈善机构,帮助那些生病却无力治病的可怜人。”
徐母在自己的单位是领导,平时开会都是讲话的人。
因此,在她一番声情并茂的讲解下,已经来了的人都知道了徐婉宁成立慈善机构的初衷。
徐婉宁的人脉广,再加上徐父徐母的帮助,她邀请的人,在京市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影响力也不小。
虽然人数不多,但只要这些人理解了慈善机构成立的初衷,并且接纳徐婉宁的想法,回去之后再大肆宣传一下,慈善机构不说名声远播,但小范围的传播一下还是可以的。
至少比她们三个自己出去宣传来得好。
徐婉宁成立慈善机构的目的,是希望借助自己的力量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而不是沽名钓誉。
所以,只有宣传到位了,才会有更多需要的人来寻求帮助,她的心愿也才能一步一步地完成。
九点半,张厂长带着其他省份的食品厂厂长来了。
徐婉宁亲自在门口迎接。
“张厂长,陈厂长,吴厂长……”
徐婉宁一一打过了招呼。
卢厂长举目在四周望了望,随后说道:“徐同志,你这房子租的不错,每年的租金不少吧?”
还不等徐婉宁开口,张厂长就不满道:“你这话什么意思?”
卢厂长呵呵一笑,“老张别生气,我就是随口一问。毕竟这房子不论是从面积还是装修来看,都是很不错的,一年的租金绝对不会少。我就是担心,徐同志将钱都花在了租金上,真正能用来做慈善的钱少之又少。”
卢厂长说的不算直白,但他表达的意思,在场的人精哪一个不知道?
徐婉宁又看了看除了张厂长外的其他几个厂长,露出的神情和卢厂长极其相似。
可想而知,他们的想法跟卢厂长不谋而合。
不,或许,他们之前就已经商量过了,该用怎样的方式来挤兑徐婉宁。
徐婉宁也明白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毕竟,每个食品厂方便面和火腿肠的净利润,都会分出一成给她。
上个月,六家食品厂的分红高达一万多,这个月相信也不会差太多。
虽说一开始他们签订协议的时候还算配合,但他们之前也没有想到,方便面和火腿肠竟然这么赚钱。
而徐婉宁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就能白白得到一万多块钱。
如果她将这笔钱留下也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