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1 / 3)

另外,凤司音也让人征集了一些愿意参与试行的百姓,可自愿认领五只鸡鸭鹅幼崽,按照要求的方式进行饲养,会有官员定期来检查。作为奖励,这些鸡鸭鹅长成后可以留下。

凤司音承认自己这就是在钻空子,拉百姓入局,百姓们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事,那自己的目的一样可以达到。

第41章 表彰大会

因为打着试点的名义, 凤司音只能选择让都城的百姓参加进来。等到都城衙门的告示一贴出来,大家就瞬间把衙门的门槛都要踏破了。

凤司音也早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对于参与试点的百姓是有要求的。

首先报名是以家族为单位的, 每个家族只能有一家人家报名,你家报了名,那你家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就不能参加了。所以家庭内部有多家想要参与的, 可以内部协商, 愿意合伙的自然也是完全可以的。

其次, 能被选中的百姓, 必须要有丰富的传统饲养经验,家里若是连只鸡都没养过的,就恕不接待了。

最要紧的, 是得愿意接受衙门的统一培训, 并且愿意最重要上交十枚蛋上来,若是不愿意的也勿扰。

最终,经过了几番审核筛选,都城总共选出了六百户人家参与了这次的试点。

这六百户人家可以任选鸡鸭鹅的一种进行饲养, 每种限两百户,第二日到衙门来领取属于自己的鸡鸭鹅崽, 先到先得。

为了争取到名额, 各个家族都派出了自家最会养鸡养鸭养鹅的选手, 不少人也商量着, 一家出力, 其余的出饲料, 等到这些鸡鸭鹅长成了, 大家都能分一分了。

鸡鸭鹅是朝廷出的, 最后朝廷只要十枚蛋, 对百姓来说,这买卖实在是很划算的。

而对于凤司音来说,她相当于可以回收两倍的成本,又不需要花太多的人力,饲养的人工也省下来了,这要比直接在安城的养殖场实施落地更划算。

双方都觉得自己赚了,这次的试点自然是非常顺利的展开了。

百姓们如今早已经是凤司音的脑残唯粉了,凤司音的安排自然无一不遵从的,培训工作也十分顺利,那家都乖乖记下了要点。不只是为了听陛下的话,而且大家也不敢自己乱来,生怕耽误了自己吃上肉。

百姓们在入冬之际,都忙得不亦乐乎,又是要种菜,又是有一批养鸡鸭鹅的,十分热闹。

光解决吃饭是不够的,凤司音自然也知道严寒难熬,吃饱的问题解决,就还得继续搞定穿暖的问题。

凤司音建在洛城的纺织局终于派上了用场,当初纺织局建造之时,不仅只是建造了一个纺织工坊,而是连带着养蚕、种棉也一起安排上了。若不是因为资金问题,还没来得及在养殖场安排猪牛羊的养殖,这会儿应该还能有羊毛可以用。

纺织厂经过了小半年的努力,已经囤积了不少的棉布。这些棉布凤司音不准备拿去外销,而是先要自给自足。

棉布有限,所以凤司音采取了限购原则,按每家的人头来计算,每人对应五尺的布料,差不多就是每人能换一身衣服的布料。

定价自然是几乎给的成本价,纺织机不是每家人家都有,所以大部分百姓还是需要自己购买布匹的。凤稚国的布匹价格本就不贵,但凤司音放出的这批棉布更是便宜。

只要没人能加一身衣服,即便这布料不够厚,也足以让一些底层的百姓这个冬天好过一些了。

腊月二十,距离除夕新年还剩十天,凤司音开始了年前最后的查缺补漏工作。

之前派发下去的菜种,这会儿都已经收成了,基本上各家都已经囤上了过冬的粮食和蔬菜。

布料早早的已经认购完毕,这会儿挨家挨户都已经缝完了新衣。

而那批试点的鸡鸭鹅,经过快两个月的时间,也已经长得很大了,这也意味着等到过完年,这个鸡鸭鹅的速成法,可以推行下去了。不单是要再安城的养殖场推行,也得全民推广。

凤司音不怕养殖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