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离过年很近了, 大家都愿意给自己置办些过年的东西,其中生意最好的就是成衣铺,首饰铺和胭脂水粉铺子了。
首批入驻且开张的商户们赚了个盆满钵满,再加之凤稚国的房租优惠,不少人赚得比在别处更多。
商户们赚了钱,凤稚国自然也有钱进账。除了固定的租金,各个商户盈利后还要上缴税收,凤稚国的国库也终于开始有稳定的银钱收入,而不是和从前那样靠卖图纸那样的一杆子买卖了。
除了铺子的开张,贸易往来是赚头更大的。这一块目前是在凤稚国朝廷手上自己把持着,单单是新品种水果蔬菜的赚的就不小了。
最值钱的当然还是凤稚国手上的钻石,凤司音只和各国皇室做这个生意,有了先前的一小波试水,年前的订单要比之前更多。可以说,一波钻石生意直接让凤稚国脱贫致富!
有了钱当然就要花在刀刃上,欠的外债在各国的友好交流下都一笔勾销了,凤稚国自然也要记着大家的好处,让大家一起发财挣钱。
凤稚国的百姓现在还是在待开发阶段,老百姓们除了凤司音拿着系统图鉴折腾出的一些技能外,没有什么别的技能了。凤稚国总共就这么些人,凤司音也明显发现自己拿到的职业积分越来越少了。
凤司音列了一张清单,计划到各国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来凤稚国给老百姓传道授业。想要挣更多的钱,想要国富民强,抓教育是第一方针,这也是凤司音一直坚持的。
各国的君王收到凤司音的书信后,都是震惊而感叹,不得不承认,没有那个国家的君王能做到这个程度,谁不知道这样做长远来说对自己的国家是有益处的,但是这样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普通百姓们要学习新的东西,要么是去给老师傅做学徒工,要么就是家里有机缘,像凤稚国这样能够有机会免费学习的,谁都不敢想。
不仅是技能学习上要加强,文化学习上也不能落下,凤稚国的扫盲教育结束后,就留下了各地的小型私塾,让适龄的孩子们能够多学习一些。而目前的规模凤司音也还是觉得不够,毕竟能教书的先生少,需要更细化细分,让不同年龄段和学习程度的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
教育实施的好,以后凤稚国的官场也就一片光明!
不过文化课的教书先生凤司音就没有跟各国借人了,而是直接发布了一条面向整个天启大陆的告示,应征五十名常驻教书先生。所有各国秀才以上的人都可以来应征,只要能通过考核,不仅可以免费在凤稚国落户,还能拿到每个月五两银子的月银。
当然,这五两银子也不是这么好拿的,凤司音亲自出了考卷,首先要笔试合格的,才能进入接下来的面试。
大家愿意报名的,至少都是秀才水平,一开始大家都不担心这笔试,想着凤稚国的文化程度,他们不至于考不过。但是凤司音怎么会不知道这点,又怎么会出普通的题目考核他们呢?
当来自天启大陆各国的上千名读书人齐聚凤稚国,面对笔试考核的时候,大家人都傻了。这考得是什么呀?
当初考核小组看到凤司音的考题的时候,也都有这样的疑问。凤司音出的题目,多少让大家匪夷所思。
比如:班中两名学生屡屡产生矛盾,作为先生,你会如何处理?学生贪玩,每天就喜欢做手工玩,家长恨铁不成钢,找你来求助,你会如何帮助他们?
很多题目,如果让各地的县令知府们看到了,他们一定会觉得眼熟,不少都是和他们平时面对的家长里短的百姓争端极其相似的。
“陛下,先生只要会教书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处理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一名官员没忍住询问了凤司音。
凤司音也不恼,大家没有这种意识很正常。“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身为师长首要责任就是要教会学生读书做人。读书识字是基础,做人却不光是要修身立行,还得指导学生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道路。”
凤司音直接用题目举例,“比如这道题,一个爱搞手工的孩子和一心想让孩子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