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1 / 2)

“陛下这说得是哪里话?我们本就是大唐子民,不保卫自己的家乡,难道能眼睁睁看着叛军胡作?非为鱼肉乡里吗?”颜真卿道,“何况我与兄长都是官身,百姓们尊称我们为父母官,我们自然?也要尽为官应尽的义务,如此,才能不辜负朝廷,也不辜负百姓。”

“道理虽然?摆在这里,但能做到的人还是不多的。”李世民感叹道,“连皇帝都未必做得到。”

“可是陛下你做到了。”颜真卿叹息一声,“因为有陛下珠玉在前,我们这些人又?岂敢不尽心竭力?”

“可你们此前甚至没有见过我……”李世民略有不解。

“虽未曾见,心向往之。”颜真卿回?答道,“哪个大唐的读书人讨论历史的时?候,不曾对着陛下开国?的战绩拍案叫绝,热血沸腾呢?待论及贞观之治,鸾翔凤集,济济一堂,海晏河清,万国?来朝,更是让无数人心驰神往,恨不得自己也生在贞观年间,亲眼见识一番,才能不枉此生。”

他这夸得李世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小声道:“我也还没见过贞观之治呢……”

颜真卿舒缓地笑了,家族的血色仿佛都在外面此起彼伏的爆竹声里一层层淡去?。

热闹又?喜庆的锣鼓声比元日还要喧天,盛夏的太阳灿烂辉煌,虽然?热得灼痛人眼,但没有人在乎。

“陛下很快就会?见到的,让整个大唐都念念不忘上百年的贞观盛世,就是由陛下你开创的。”颜真卿的声音快要淹没在爆竹的声响里了。

奇怪的是,李世民每一个字都听得清。

他感觉他的肩膀上愈发沉甸甸的,似乎有太多太多人的期盼汇聚在一起,凝聚成了整个大唐的版图,压在他肩上。

他不觉得这是沉重的负累,只是这一张张陌生或熟悉的面孔,流露出相似的希冀与渴望时?,他就会?无意识地告诫自己:“我不能辜负大家的期待。他们想?让我做到的事情,我一定要做到,并?且要做得更好……”

颜真卿口中的“贞观盛世”“万国?来朝”,他一定会?尽力而为的。

“那就走吧,去?你家看看,我答应给李光弼仿个《兰亭集序》呢。”李世民大大方方地跟颜真卿回?家。

颜家的庭院果然?因为战乱而略显荒疏,草木恣肆疯长,但橙红色的凌霄花爬满了院墙,如一条流动的锦缎,大朵大朵地缀下来,挨挨挤挤,热烈明媚的色彩充满夏日的气息,或多或少?冲淡了这份哀伤。

一进书房,扑面而来的便是书卷笔墨的味道,淡淡的松烟幽香沁人心脾,无端就让人头脑冷静,心也安定下来。

“这地方很好,很适合读书写字。”李世民夸赞。

“陛下喜欢就好。”颜真卿放下心来,取出心爱的一方方砚台和松烟墨,让他挑选。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端详那些砚台,一个个拿在手里把玩,顺口问道:“《兰亭集序》的真迹现在在哪?”

“……”颜真卿神色微妙地看着他。

李世民没有等到回?答,疑惑地一抬眼,顿了一下,恍然?道:“难不成被我带走了?”

“据说在昭陵……”颜真卿没有一口说死,“臣也不是很确定……”

“听起来不错。”李世民瞬间心情大好,乐滋滋地叠起袖子,摆弄完砚台又?开始摆弄纸张。

颜真卿很安静地陪伴他,并?不去?打扰,只是拿出家里最好的茶来,净手烹茶,不远不近地看他写字。

“是不是差了点韵味?”等一气呵成地写完了,李世民自己看来看去?,倒开始不满意了。

“臣觉得很好。”颜真卿只是和煦地笑。

“你可别敷衍我。”李世民瞅他。

“真的很好。”颜真卿颔首浅笑,“字如其人,陛下与王右军本就是完全不同的人,又?如何能写出完全相同的字来呢?”

“那不就是说我仿得一点都不像了?”李世民显而易见地沮丧起来,“那怎么办?”

颜真卿刚要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