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1 / 2)

六淫有: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谓病邪统称。

正气:是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理功能的精微物质,具有推动人身体发育、调解脏腑功能活动……

说真的隔离这个方法,因为人的趋吉避害的本能,早在秦汉时就有了,不过当时对于为生细菌条件都不慎理解,所以隔离了个寂寞,就算现在天幕提出来,能做到几分还是难说。

后续应该会讲一讲现代隔离的方法,和消毒的方法,对于以前百姓主要还是沸水、艾草熏蒸消毒吧,消毒液之类的是指望不上了 ,而且说到隔离,老怕那些不做人的高官直接把百姓赶去一起死,担心想了想,这种事情他们早就做出过了,也无所谓再来一次,讲讲好歹还有能撑一撑救命的方法。

61 ? 第 61 章

◎生病了,来杯万能的开水吧!◎

天幕下, 张仲景正在狂做笔记。

虽然天幕讲的是他所著作的书,可那也不是现在的他书写的。

现在的他对于《伤寒杂论》还在整理阶段。

尚未完成自己的著作,来自日后张仲景的经验对他来说, 同样是非常宝贵的,在自己的基础上,他能查漏补缺。

节省下一部分时间相关汤剂的时间,就能用来将汤剂更加的完善,让汤剂的使用,更容易在百姓间流传,成为家家都能自己掌握的简单治病方剂。

这样百姓们就不会一味无知的求拜鬼神, 任由庸医摆布,最终钱财两空一无所有。

在张仲景疯狂记笔记的时候。

被他惦念着的百姓们,也没闲着。

他们正跟着天幕中展示的方剂计量, 药材图片,和药物的炮制、煎药方法,开始了自救试的采药、熬药之旅。

百姓何尝不知道鬼神不可尽信,药物要适量。

但他们知识有限,认识几种药材的在村子里都能当医生了,知道几个能治好人的方剂, 那就是十里八仙的名医。

作为知识弱势的一方, 他们天然受到强势者的摆布。

他们家中既无多余钱财,也无可用之药。

病了有钱点的可以去请医生,哪怕是庸医都还有治好的机会。

没钱的只能尝试偏方,完全靠命硬抗,这时候除了鬼神, 还有什么是他们能依靠的。

要是感情好点的人家, 不考虑之后的日子, 宁愿散尽家财治病,那就更不敢得罪医生了。

自然是大夫说什么,自己就做什么,只求大夫能治好自己的家人。

而且他们知道的适量,仅对有认知的事物,如饭菜,耕种这些经常接触,他们拥有相关常识的事物。

如药材药剂这类一般人接触不到的事物,他们连一星半点的知识都没有的东西,就算让百姓们适量,他们也不知道多少才是适量。

只能以着大夫为准,遇到好的大夫那是幸运,遇到庸医就只能听天由命。

现在有这么一个,能学习知识的途径摆在面前。

还是神仙给的,一下子满足了,百姓对于仙神的迷信,对知识的渴求,对治愈疾病的希望。

大家可不得使劲学!

尤其是天幕在开发出,暂停画面功能后。

家家户户都上山采药,有病的希望能用汤剂治病,没病的预防万一,麻黄汤一时走进了千家万户。

这时因为百姓,对麻黄汤计药材的大量需求,闻风而来的奸商们想坐地起价,却发现只有少数药材能涨的起来。

其余药材百姓能自己准备,就自己准备了。

无需从药商中采购,药商们别想从百姓口中赚走一个子,同时被天幕内涵了许久的部分上位者,总算是梦醒了。

让他们出许多钱来救治百姓,他们是不肯的。

但压一压奸商,让药价恢复正常,还是勉强可以做的事情。

反正比起人口损失带来的利益损失,药材的暴利相对来说就不值一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