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拱手问道:“敢问医者尊姓大名。”
作者有话说:
太累了,啊啊啊实习太累了,典故和相关资料,明天在补,今天没时间和力气了,明天还是要早六上本,要疯了。
华佗和张仲景士同时代人,华佗要比张仲景大5~9岁这样,在古代华佗年纪是可以称呼老者了,但张仲景和华佗之间,差九岁还好,差五岁喊老者有点奇怪,就医者了,明天有问题再修修,我要累死了,今天还写错了一段,中间写了三千写道徐福和秦始皇火药去了,我看了半天在想我再写嘛呀,我写个医生,写着写着写道火药合理吗?不合理,然后全删了感谢在2023-06-08 22:12:47~2023-06-12 23:28: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吃货咸鱼少女 3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64 ? 第 64 章
◎引为知己◎
话一问出口, 张仲景见对面华佗,也供起手了回以一礼道:“老朽乃是华佗,当不得太守这样一礼。”
华佗之名一出, 张仲景立刻恍然大悟,找出了自己为何觉得华佗面善的原因。
不是因为医者之间的惜惜相惺,而是他真的在天幕中见过华佗。
虽然是老年画像版,相似度没那么高,但华佗一提起,张仲景立刻就记起来了。
当即兴奋的拉着华佗入内:“原是元化先生,快快请进, 吾还有几个问题想请教先生。”
早在两天前,张仲景就知到有人在这一片和自己一起为百姓义诊。
当时有个男子入内后魂不守舍,在张仲景问出他是否食用丹砂, 面色就大变,随后每询问一次,他都魂不守舍,最后张仲景叮嘱他得了什么病,该吃些什么的时候,居然还学会了抢答。
这一下可让张仲景来了兴趣, 询问他是既然知道自己的病症, 缘何还要来询他治病。
男子面对自己的恩人张太守,自然是不敢有丝毫隐瞒,将所有事情一一与太守说道。
在知道门外有个医者前来踢馆后,张仲景是惊喜的,名医难得。
这年头交通、通讯都不便利, 医者又常游走四方, 为百姓治病, 居无定所的较多,只有少数会固定待在一个地方行医救人。
即使医者到底是贱业,比不得士人出名,传播方式只有百姓口口相传,范围较为固定,能在方圆十里内出名就是名医,百里可称为神医在世。
张仲景又是长沙的太守,不可能离长沙太远。
当初得知王神医的消息时,就兴奋的直奔他家而去讨教医术。
现在得知门外有一医术高明的医者前来踢馆,心里的头一个念头是,好想和对方讨教医术。
不过张仲景到底是忍住了内心的念头,他这人对医术堪称痴迷,一月就两日开堂坐诊,百姓们千里迢迢赶来看病不易,还是等看诊完,在去请先生来讨教。
当然了当时不去见华佗,一来,是为了防止自己一心和华佗讨论医术沉进去,二来这也是华佗自己的意思,先给病人看病,治完了,他们在谈。
不然华佗完全可以直接入内,自报姓名,张仲景怎么会不把他封为座上宾客。
现在见到人,双方都不是客气的人,张仲景问,华佗就答。
“敢问元化先生,这麻沸散当如何配置,若行手术,患者之血先生以何来止,缝合的线采用的何种材质……”
外科也好,中医也好本质上都是为了治疗病人,对于自己没有涉足的领域,张仲景都抱有充分的好奇心,虚心讨教,吸取精华。
华佗不是一个藏私的人,加上他对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的全书也非常好奇。
一边解答张仲景疑问的同时,一边也学习张仲景的六经分类,并感慨张仲景的六经:“要在察阴阳六经之证,此其所以若少异也,足可为百代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