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1 / 2)

男耕女桑不相失,宫中圣人奏云门。天下朋友皆胶漆,百余年间未灾变。

叔孙礼乐萧何律,岂闻一绢直万钱。有田种谷今流血,洛阳宫殿烧焚尽。

宗庙新除狐兔穴,伤心不忍问耆旧。复恐初从乱离说,小臣鲁钝无所能。

朝廷记识蒙禄秩,周宣中兴望我皇。洒血江汉身衰疾。

忆昔一篇让人惋惜的反讽诗歌,前面盛唐多繁华,后面山河破碎就有多痛苦,真的难嘚啊!

我国第一步政府颁发的药典出自659年比过去公认最早的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上883年。

洗冤录也比欧洲最早的飞德利法医学专著早了350多年,成书后被翻译为多国文学,流传各地,为法医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69 ? 第 69 章

◎金元四大家◎

由于滴血认亲的不靠谱性质。

这亲是认还是不认, 最后只能看当事人自己的想法了。

【北宋时期结束后,时间线来到了金元时期。

这是少数非汉人,而是外邦人统治的王朝。

其中元朝更是第一次出现了, 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

天幕中出现了女真族人和蒙古人,他们穿着服、短衫,衣服宽大,戴狸狸帽,坐在马背上,骑着马喝着酒,就这样挥军南下, 一句占领了中原,建立了新的王朝。

好似一段属于少数民族的宏伟史诗正在建立。

这样的画面,让被秦汉打得抱头鼠窜的外族人, 看得舒心极了。

暗道:看来中原的王朝也不是一直强大的,只要他们苟得住,未来必定有他们的一席之地。

与外族人的舒心相对的,就是中原人的炸锅了。

不提皇帝们脸都黑成什么样了

就说百姓那也是很不乐意的。

都说故土难离,覆巢之下无完卵。

在一些微末的细节中,百姓们看到了, 自己家园丧失, 背井离乡,连衣服都换成外族的了,自然是不乐意。

由其是秦汉两朝的人们,一个完成大一统,众人正归心, 以自己是秦人自豪, 一个是对外族打出了骨气, 现在异邦人看着他们都害怕,他们大多为自己汉人的身份骄傲。

结果一转头,家国全完了,所有东西都变成外面人的了,这让老秦人/大汉人,哪里忍得下这口气。

“嘿,这后代真是落魄了,居然都被外族给打进家门了,亏我还以为宋很厉害呢。”

“谁说不是,外族人进来我们那里能有好日子过,你看天幕中,那挥刀的人,完全没把汉人当人,当真可恨。”

……

百姓骂是骂,多从待遇方面,暗恨子孙不争气。

读书人官员看到了想到祖制,想到他们百家的传承斗争,看着天幕中的中原人换新衣,一身汉服尽做胡服,也是恨的牙痒痒。

“有辱斯文,祖宗之礼尽废,着胡服,说胡语,这大宋在干什么吃的,想我汉人尽数做胡人,可恨啊!”

“儒家,儒家弟子如今怎么样了,可以为国而战。”

有儒家的弟子,见外族占据中原,想到之前天幕说的,儒家的孔夫子的后代,干啥啥不行,头像第一名,担心其余子弟有样学样,连脸皮都不要,尽数追外族而去。

如果是儒家变成那等模样,不如尽数殉国,也免得日后受人唾弃,直戳脊梁骨。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外族当道,我中原人,当如何是好啊!”

有人想到学识传承,自然也有人忧心百姓,“外邦蛮夷也,茹毛饮血,只怕后代是善不得了。”

……

对于众人的忧心,天幕是不知道的,几千年过去了,无论当初统治中原的是汉人,少数民族,如今他们都有了同一个名字中国人。

【在金元时期,我国出现了四大医学流派。

分别是以刘完素为代表“寒凉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