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不察把手给伤了,在安抚一头最近刚在太医院产仔的牛,给牛因为喂崽出现破溃的□□上了点药后,夏无且一边除了自己的伤口,一边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要转型兽医了。
正巧李斯前来探望(观察工作进度)他们,因为李斯之前被贬时,夏无且送药的事情,二人算是有些交情。
夏无且和李斯汇报现在事情的进展时,顺便和李斯吐了吐苦水。
李斯见夏无且焦虑的样子安抚他:“天花事关重大,非一时可得,陛下对此并不着急,若有所缺,尽数可提。”
李斯的话简单点就是,放松点,陛下知道寻找牛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啥缺的尽管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夏无且听了,感念陛下之时,焦虑并没有缓解:“孩子等不得啊!”
得天花着多是小儿,体弱气虚,能熬过着十不存一,即使在秦代得了此病的小儿,也多是只有死路一条。
如今能有防治之法摆在面前,陛下也权利支持,唯有自己和同僚们即使夙兴夜寐,进度也约等于零,这看不到尽头和出路的进展,夏无且的焦虑实在是停不下来。
约莫又过了小半个月,夏无且突然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只当是自己太累了,喝了剂补身体的汤药,并为注意。
直到第二天起床,一看自己身上长了不少丘疹,吓了一跳不知自己染上了何病,让众人远离自己,莫要随意靠近。
可即使如此,同在此处工作的太医们还是纷纷染上了病,都不严重,就是起了疱疹,看着像痘一般!
“痘!!”
太医院中染病太医们聚集在一处,共同探讨书籍,说些自己关于天花进展之时。
太医院编外人员,没感染天花,但是在院子外和大家一起聊天医家的公孙光,聊着聊着开始说起,自己这些天找让他们染病的东西。
他是找了一圈也没找到什么特别的,衣食住行大家都在一块,水不可能有问题,吃食也无问题,要说染病太医们和他又和不同,也就是都接触了那头产奶的母牛……
说起来,观你们身上的丘疹,我昔日也曾在家乡中见到,染了痘的孩子,身上就是会长此物,大些若是能熬过来,必会留疤……
公孙光是个比较能说的人,在师门时,就能一个人顶三个,每年医家内部辩论赛,都会被师傅喊回去,帮忙怼人,家里没他可不行。
但每年怼完人,又很快会被师门内的好友丢出去,无他太能说了。
因为天花事关重大,他千里迢迢跑来投奔秦国和这里的医者共商大事,一直忍着自己说话的欲望,今天一放开,就发现太医院刚刚还谈天说地,辩论古今医书的众人,一下悄然无声。
起先还以为是自己又犯了话痨,大家受不住了,随后过了片刻,他和大家突然异口同声道:“此为牛痘!!!”
找到了灵感,诸位医家,片刻也不闲聊了。
火速起身,一部分去找牛实验,是怎么感染上此病毒的,一部分,小心取出痘中的液体,进行研究,观察起丘疹的起病……
无论什么事情,方向一旦找对,那进展就和坐火箭一样快,经过太医院的辛勤付出,和公孙光的友情贡献,成功从牛身上感染上痘后,众人对此为牛痘的信心大大增加。
接下来要做的只有印证这件事,确定这就是牛痘,有防治天花的功效。
……
不同于秦代太医们,误打误撞的巧合。
汉武帝的医家们,是从匈奴处得知牛痘的触发的。
别以为匈奴人不感染天花,疫病从来都不分人感染的。
只不过匈奴人感染得更少,归其原因是牛痘的产生,多在母牛的□□部位出现局部溃疡,人接触了溃疡部位后,感染了病毒,产生了疱疹,不用接种也有了抗体。
匈奴人不同于汉人,靠放牧为生,牛羊产生的奶也是他们的重要物资。
每天和牛羊打交道的他们,自然更容易感染上牛痘,只是之前无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