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十三年。
十三年啊在西汉人的一生又能有多少个十三年】
天幕中出现一个衣衫褴褛蓬首垢面的人,他跌跌撞撞的走向长安的方向,一个士兵拦住了他。
张骞颤颤巍巍的从怀中掏出旌节,语含哭腔哆嗦的说汉汉使臣张骞奉皇命自西域归来了。
士兵为他找来了一个竹杖挂上旌节,张骞持着旌节便一步一步的向皇宫内走去,长安城内的百姓莫不夹道相迎以示对这个从茫茫大漠活着回来之人的尊敬。
长安城未央宫内,汉武帝刘彻已近知道了张骞归来的消息,他命令两千石以上的官员都到承明殿迎接张骞。
自己也在看着张骞一步一个脚印登上内殿后,叩首后忍不住眼含热泪,他听见张骞说:汉使张骞向陛下复命,臣回来晚了。
一句晚了道不尽的是心酸和傲骨,天幕的刘彻再也忍不住从主位下来,迎接这位自己寄予厚望的汉使。
张骞回来了!!!
天幕中出现低沉的音乐,天音也变得柔和了起来。
【张骞归汉后虽然没能为汉武帝刘彻带来于大月氏结盟的消息。
但是他带回了诸多关于西域诸如楼兰、尉犁、焉耆等诸国的见闻,和大量匈奴人的消息,这些对于当时的汉朝来说,都是极为欠缺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消息,汉朝才能不闭明塞聪,开始接触外面的世界,开启了后世赫赫有名的丝绸之路,建立汉朝了自西域而来的贸易,为经济建设和大一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也从此汉名远洋,汉朝拥有了后世大家喜欢并耳熟能详的葡萄、胡萝卜、石榴、胡麻等作物和后世一提起名马就会想到的词。
汗血宝马。
其本身出自大宛国,是一种能够忍受高温并能长距离奔驰的马种,是建立骑兵的优质选择。
同时也因为张骞的归来,汉武帝刘彻本来被国家内钱粮缺乏,被主和派牵绊,不能进攻匈奴而有些气馁的雄心壮志,再次被点燃。
元朔六年也因为有着张骞的带领,大将军卫青带兵出征匈奴时,才能如匈奴人一般知道水草之处,不用担心军队补给缺乏,最终大破匈奴。】
【张骞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没人知道他和堂邑父是如何跨过西域万里归汉。
他的事迹被传扬赞颂,人们赞叹他和苏武同为大汉的脊梁,是民族的骄傲。
汉书的作者班固曾言:“奉使则张骞、苏武”
正是有着他们,一个十三载大漠无惧生死,千万里要持节归汉皇。
一个荣华富贵置身外,匈奴牧羊十九载,纵无人观亦爱国,持汉节不可失的铮铮铁骨,大汉脊梁才能永远笔直不屈。
他们没有辱没大汉之名】
天音说完天上的屏幕出现两人的画像其中一个是张骞,另一个手持汉节牧羊,节旄全部脱落的人,现今的大汉臣子认不得,可通过天音所言,他们知道这就是另一个与张骞并重的苏武。
良久无人言语,泪不知不觉溢上众人的眼眶。
这一刻先前本来嫉妒张骞流芳千古的人羞愧的低下了头,扪心自问同样的处境,他们绝不会做的比这二人更好。
汉使、汉使,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当的起如此重任啊!
刘彻同样心里感慨万千,复杂的情绪涌上心头,他非常想立刻派兵去匈奴接回张骞,让他不必再在匈奴苦熬十年才归。
可大臣们不会同意,别看他们现在泪湿眼眶,可真让他们出兵匈奴,那是想都别想。
而且这天幕一说出来,对张骞简直是大大的不利,他们已经测试过天幕是天下人皆可观,那匈奴怕是也看到了,此刻即使出兵也救不回张骞了。
想到这里刘彻的心中怨念直升,仙人啊仙人如果你是想要夸赞张骞,那就不改挑选此时,这可是要了他的命。
刘彻能想得到的事情,其余大臣也不乏聪明人,主父偃更是连连叹息道:“这后世的仙人怎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