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1 / 2)

因此现今常孔家虽常被调侃为最没骨气,每次朝代更换都是投敌最快的世家。但也不能全怪人家,忠烈脊梁笔直傲骨犹存的都死去,或者殉国了,剩下的软骨头,可不就是投敌最快了。】

……

天音的声音淡淡,说这段似乎没什么起伏,就像一像春秋笔法,恰好看见了就提一嘴带过。

可这在天音口中毫不在意的事情,在孔家人听来确实宛如灭顶之灾,孔国安听了更是几欲昏厥,只觉得自己年纪大耳背了,其余人更是恨不得自己是个聋子。

听听,天幕说什么,投敌最快,软骨头……时下士人最重名誉和节气,侮辱一个人的名声,可比直接杀了他还难受。

且人无骨何立,一个连骨气都没有的家族,还有那个君王会任用他们。

人要脸,树要皮,今天幕这一说,孔家但凡知廉耻,尚有骨气之人,那是人人掩面自泣,只恨家中日后怎会出如此不孝儿孙,篡改先贤训诫,无骨无皮,这样的孔家还算什么孔家,日后下去谁还有脸面对先祖。

性格刚烈学习夏儒的,更是恨不得提剑砍了后世那些不肖子孙,软骨头活着干嘛,早日下去还算留点颜面。

学儒之人,听闻天音也连连叹息为圣人家中居然也会出如此不孝子孙而哀叹,和孔国安关系好有权势的儒生,更是找了医生连忙带人去探望他了,就怕他一下气死家中。

唯有董仲舒感觉自己腿上中了一剑,莫名有点心虚,不过在一想自己虽有修改,但大体上是没有偏离圣人的意思,便放下提起的心,只是不好的预感任然在心中徘徊,恰恰不安。

……

未央宫内,刘彻满脸的不爽,虽说已经知道了世家会活的比汉久,但这也太久了,没有千年的王朝,但有千年的世家。

真是好大的面子。

说不羡慕是假的,刘彻听到千年都要羡慕死了,现在留存最久的王朝就是周朝八百年,汉还不知道比不比得过周,就被世家比下去了,刘彻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过在一想的到那天幕中的孔家被嘲讽,刘彻心里又稍稍舒坦一点了。

面带笑容的对家中祖上颇有渊源的大臣说:“活的久有什么用,瞧瞧这些世家的后人都是这种玩意,还不如早点消失,平白留下恶名。我大汉就算是灭亡,必定也是堂堂正正壮烈而亡,区区千年无需羡慕。”

被看着的大臣则瑟瑟发抖,冷汗从额头上划下,内心叫苦:陛下如果您不……羡慕,能不要把拳头握的那咯吱咯吱作响,您那是笑容吗?笑得太好看了……就是有点让人害怕,我们只是祖上有点基业,天幕没有我们家啊!

而没被看着其他出生“寒门”的大臣,低着头在内心偷笑了,一边闻着空气中“柠檬”的清酸味,一边暗暗期待陛下之后把那些老家伙换下来,换他们上,一个位置一颗坑,拔了萝卜,有新坑。

……

【言归正传,从以上种种,可以看出世家毫无疑问在古代是绵延最长久,资本最雄厚,根基最牢靠的势力。

这份雄厚的资本,无疑和人才选拔的积累留存有关。

那么有没有什么能够让更多“寒门”百姓,能够跃迁阶级,打破世家垄断晋升制度的途径呢?

诶这就要说到科举制了。

科举制是一种投牒自应,读书人都可自行报名参加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推荐,只要拥有才华,便可参加测试,从乡试童生开始考起的一种官员应试制度,科目众多,主要分为笔试和殿试,考试制度严格,是古代人才筛选制度的巨大进步。

其发源时间部分学者认为是隋朝大业元年,于唐朝初步完善,宋朝开始发展后又抑制,明朝开始能做到考试相对公平的选拔人才。】

天音说着,天幕中出了关于科举的相关条例,和举行方式,即官员晋升制度的演变。

水墨色一般的画面展开,一个个晋升制度出现在天幕中,周朝的乡举里选,秦朝的军功制度,汉朝的察举征辟制度,三分天下时魏国至晋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