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百万,于是引兵而还。至塞,天子使使者持大将军印,即军中拜车骑将军青为大将军,诸将皆以兵属大将军,大将军立号而归。而封青子伉为宜春侯,青子不疑为阴安侯,青子登为发干侯。【史记.卫青列传】
《汉书·主父偃传》:"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
"六斛四斗为钟,计其道路所费,凡用百九十二斛,乃得一石至”
【碎碎念1.0可跳过】:我网上找资料,看《居延汉简》里面说一头羊值1000钱,一头牛值2500钱,换算成金就说0.1金和0.25金,千万头牛羊,算牛少一点,三百万,羊多一点七百万,七十万金加上七十万金,一共一百四十万金,可能没那么多,但大概也不会偏差很多很多吧。
然后还是《居延汉简》记载一个士兵一个月要吃兵一个月的口粮大约3石3斗左右,然后之前写过汉代一石是13.5公斤然后十都一石,等于27斤左右,之前有些不过不知道有没有写错,按这个为准算,一个士兵一个月就是89.1除以三十天,等于一天2.97斤,这是不包含战马的情况下,不知道卫青具体带领多少十多万,算个十五万,也就说一个月要45万五千,之前算的折中一石三十钱(实际上也可能更贵),就说1千3百36万5百钱,等于1千3百03点65金,战马再算三倍士兵的口粮,三万骑兵算一人一匹马(实际上应该不止)等于26万7千3百石,等于8百万0一万9千钱,等于801.9金,不知道算的什么鬼东西了,为什么算出来突然感觉好便宜人麻木了吗?感觉上人吃的居然是最便宜了。
再算铠甲,根据汉代也不是人人能有铠甲除了三万骑兵外,士兵能有多少铠甲不知道算个七万。轻步兵配着好像是一把弓或弩,带把剑。没找到汉代铠甲的价格,秦朝的到时有《岳麓书院藏秦简(贰)》里面一副甲值钱1344钱,一面盾牌380钱,一副马甲1920钱,考虑汉朝制铁技术没很大提升,价格应该不会差太离谱,就用秦朝的算。
七万一人一件铠甲是9千408金,马三万是5千706金,里面是弩价格比较贵外在一千钱,其他都是个零头,林林总总算下来,卫青感觉是没亏的。(ps:还有民夫运粮食损耗三百石换3.3石在乘4千0950,看了一下汉书说是春出征,夏在推崇向党教育,秋匈奴又杀来了,不知道具体出征算三月出征九月回来,半年大概是马和人吃的大概差不多万金,肯定又水分,然后马最高的时候是二金一匹在元狩五年,还有抚恤金,找不到具体数目啊啊啊啊,头炸裂了
不过价格一百四万金,感觉卫青这一战是没给刘彻亏太多钱的,妈耶我到底在干嘛画两个小时写这玩意,嫌时间太多吗?而且一点参考意义没有,没算的东西贼多,也不知道自己计算有没有出错,啊脑子好痒,我要张脑子了,有没有知道具体一点的小伙伴,给我算算我真的药丸。)
对了关于卫青没继续追击哪里的原因是我瞎编的,因为我看到汉书说元朔五年春有持续很久的旱灾,加上俘获的牛羊不方便带着大,所以赢了就回去了,真实历史上我没找到啥具体信息,我也不知道什么情况,大家看看乐呵一下得了,可千万别信。
前135-126 那个倒霉被杀的太守我没找到叫什么,文中性格是捏他自己设计的,本来还以为是李广的长子李当户,因为当时查西汉代郡的太守的时候查到了李椒,李广的次子说是在李当户死了以后当代郡太守,但他的百度资料里介绍说死在前134至前132,也就是说被杀的代郡太守不是他,但他也可能是当代郡太守的时候抗击匈奴死的,具体这么样史书没说,也没什么资料。
被杀的太守是李椒也是又可能的,不过百度上写他的资料没有李当户的那么多,连年龄啥的都没有,就说子啊汉武帝时期官做到了代郡太守,我也不敢确定是不是他,不敢写进文里,看史书翻了一遍也没什么关于他的记载,我也不是研究这个的,实在是不知道要看点什么找资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