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1 / 3)

益封各三百户。渔阳太守解"、校尉敢皆获鼓旗",赐爵关内侯,解食邑三百户,敢二百户。校尉自为爵左庶长"。"军吏卒为官,赏赐甚多。而青不得益封,吏卒无封者。唯西河太守常惠、云中太守遂成受赏",遂成秩诸侯相,赐食邑二百户,黄金百斤,惠爵关内侯。【汉书·霍去病列传】

(这里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点,有很多话想说,但是暂时不说了,晚点说,明天再说。)

苏建为右将军,郎中令李广为后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咸属大将军,斩首数千级而还。月余,悉复出定襄,斩首虏万余人。苏建、赵信并军三千余骑,独逢单于兵,与战一日余,汉兵且尽。信故胡人,降为翕侯,见急,匈奴诱之,遂将其余骑可八百奔降单于。苏建尽亡其军,独以身得亡去,自归青。青问其罪,正闳、长史安、议郎周霸等:“建当云何?”霸曰:“自大将军出,未尝斩裨将,今建弃军,可斩,以明将军之威。”闳、安曰:“不然。兵法‘小敌之坚,大敌之禽也。’今建以数千当单于数万,力战一日余,士皆不敢有二心。自归而斩之,是示后无反意也。不当斩。”青曰:“青幸得以肺附待罪行间不患无威而霸说我以明威甚失臣意且使臣职虽当斩将,以臣之尊宠而不敢自擅专诛于境外,其归天子,天子自裁之,于以风为人臣不敢专权,不亦可乎?”【史记·骠骑将军列传】

在我仔仔细细读了李广的传记后,发现自己之前真的发了洗脑包,之前我还是对李广带有偏见和谬论,李广根本没有迷路很多次啊,人家实际上就迷路了一次,就是漠北之战那一次,漠南之战李广传记里明确写了,他和张骞汇合之后不久就兵分两路,行军了几百里遇到匈奴部队,几百里啊!【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

古代霍去病六天行军一千里,平均下来就是一天166里约莫八十三公里,这已经是古代骑兵能做到的最高速之一了,而且还是只有卫青和霍去病能做到(指定汉武时期,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这种行军速度不敢说满)【资料来自知乎,我不是学这个不能确定,不过我觉得应该不会差太远。】

一般大部队骑兵一天最多能走4060公里。我算李广最厉害一天六十公里也就是120里,而汉书也好史记也好都明确说了李广实在几百里之外遇到匈奴左贤王,首先数百里肯定不可能是一百多里这种数值,不然直接说行百里夜就行了,但说的是数百里,也就说至少在两百以上(ps:我本来想找地图做参考的,但是在没找到,找到的是霍去病的地图,对分析李广没什么用,我也不太会看,等我之后再研究研究,弄懂了在补充这部分),那我就算他两百里,李广和张骞也分开一天半了,所以不存在李广拖累张骞迷路的说法,而且李广本次出击的目的,按照我找河西之战上面的说法,就是阻拦左贤匈奴王,李广本人只是措不及防和左贤王打了照面,就行军目的来说,李广不能算迷路,这里迷路的人还真是张骞,或者说他没迷路,但是没想到李广会和匈奴王遭遇那么快,他没能按照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然后大部队在张骞哪里,李广就凉凉了,四千对四万,十倍的兵力,匈奴倍杀李广啊,李广这都能带着儿子和部分人跑回来,他已经很厉害了。

而且李广其实只要在漠北之战迷路了一次,就这么一次,其他时候真的没有迷路,我反复读了李广传记五遍,他真的就迷路了这一次,可能是这一次,让人对李广迷路印象太深了,才会有李广迷路侯的称号,但实际上真的不该这么算。还有一次迷路的十公孙熬,不是李广,我严重怀疑,大家是一不小心把别人的迷路也算在了李广身上,但人家真的就迷路了一次,就说后果很严重哎。

我没想黑李广,没想黑李广,没想黑李广,我这章还没写完,夸李广的话还没写到,但是今天要到点了,只能赶时间先发了,我明天还会更一章说接着写李广和卫青,还有一些关于刘彻的事情。

有好多想写的还没写完,今天光查资料就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