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得刘彻赶紧喊了御医来给桑弘羊诊治,我的大才可不能有事,军费还得靠你啊!
刘彻的目光灼灼,看得桑弘羊只想找根绳子吊死自己大喊:臣做不到啊!陛下。
太多了,太多了,漠北之战的消耗让桑弘羊无论如何也想不出另一个自己怎么能筹备处这些钱,如果说之前的战役属于压榨大汉国力,一个钱掰成两半用还勉强凑的出来,那漠北之战就是一场民力极致损耗,倾尽国家的战役。
桑弘羊甚至不敢想这场战役胜利后汉朝内的样子,天下怕是都将民不聊生。
桑弘羊能想得到的事情,其余大臣和刘彻怎么会想不到。
因此感性一直主合的大臣立刻跳了出来,眼泪刷的一下噗噗的往下掉,颤抖的劝诫刘彻:“陛下穷兵黩武,国将不国,此战纵得胜,天下也民不聊生,望陛下三思。”
有人当了出头鸟,其他人也纷纷进言,这场战役真的太宏大了,如果它是等河西之战休养生息后发生,其他人未必会如此过激,但两年太近了,这一仗真的打下去,汉朝就算赢了又还能剩下些什么。
刘彻被他们碎碎念的头疼,仗又不是现在的他打的,和他念叨有什么用,有本事去找发兵的那个刘彻啊!
刘彻对大臣的念叨非常烦躁,但又不能痛骂他们,因为刘彻自己也很疑惑自己未来,居然连续发动大规模战役,莫不是昏了脑袋。
但又转念一想,如果真的有一个能一举铲除匈奴的机会放在刘彻面前,只不过要倾尽国力去打,刘彻会去吗?
在国内没用成气候的反对势力的情况下,刘彻觉得自己会去。
那没事了,大臣念叨的不冤,反正以后有机会,刘彻也要打。
勉强忍耐着听着大臣们的念叨,刘彻一把拉过霍去病,指着他说:“朕懂诸位爱卿的爱民之心,朕感同身受,但如今将军尚且年幼,距出征尚不知要到何年,不若诸位将精力放在治理当下,也好一展所长。”
看着年幼的霍去病,果然大臣们也哑火了一瞬间,确实现在说这个还太早了,霍去病都尚且年幼,距离漠北之战还有不知多少年。
而且天幕已透天命,未来的发展会否如此尚不可知,为了此事揪着陛下也没必要。
宫内的大臣哑火了,宫外的有才之士却开始想往宫里走。
其中包含墨家、儒家、道家,这三派都是主张爱民的学说,实在不能忍受君王既然如此损耗民力。
但他们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不一定劝得动刘彻。
故而这波人又分成了两派,一派是想去劝说刘彻少动武的。
一派觉得自己是劝不了刘彻的,匈奴也确实可恨、该打,直接研究武器的研究武器,参军的参军,希望能以最少的战役结束和匈奴的战争。
……
【不过好在巨大军费耗资是有用的,虽然总战略目的没有达成,但这一战也确实给与了不知天高地厚的匈奴一个重创。
起先在打完河西之战后,汉武帝本人也是不想动武,休养生息,但匈奴并不肯放过汉朝,在仅距离河西之战一年后,匈奴又像打不死的小强一样再次席卷而来。
这次的进攻是由伊稚斜单于发起,由于之前多次对汉军的失利,导致他恼羞恼羞成怒,又得到了之前在汉朝领兵许久,对大汉了解颇多的赵信。
在赵信的建议下,决定再次对汉朝发兵,并听从他的建议,认为汉军不能越过沙漠深入漠北一地,故而决定激怒汉武帝,诱使他们深入漠北,在此一决胜负。
不得不说能做到首领这个位置的人,行动力真的很强,在下定决心和汉朝一决胜负后。
匈奴单于在元狩三年春,发兵数万,袭击西汉右部定襄、和右北平郡,杀掠了数千人。
这一下好不容易休息一年的西部边境再次乱了起来,之前汉武帝因河套河西收回,觉得西部稳定后,大赦天下简直变成了一个笑话。
匈奴人真的是狠狠的把刘彻的面子往地上踩,无论怎么打都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