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恶战立刻展开。
不得不说作为匈奴单于伊稚斜也是有些本事的,在人数相当对面还是卫青指挥的情况下,他的损失居然和卫青差不多,除了没能杀到卫青外,几乎能和卫青的士兵一换一。
按照这样的进度,卫青所率领的精兵少于伊稚斜,加上半天的交战,伊稚斜发现汉军大军和补给均没有跟上卫青,不出意外的话,只要在鏖战一二天,他便能斩杀卫青。
这等壮大士气,报夺河套之仇,在匈奴增加自己威信的机会怎么能放过,杀红了眼又被美好幻想所迷惑的匈奴单于和卫青打气了拉锯战。
他日日冲锋卫青部队,眼见卫青身旁人日渐减少,却仍然镇定自若,行兵布阵不见有乱,心中渐生感慨,连日的交战,让他尤为佩服卫青的才华。
如今眼见卫青人头落地之日近在眼前,忍不住感叹道:“将军乃真英雄,恨尔为汉人,若将军肯随我而战,我必不疑将军,对将军爱之厚之,选最丰硕的土地,封将军为王,让将军只我一人之下,立为万万人之上。”
很显然卫青的才华太过耀眼,亮的匈奴单于想扒拉到自己碗里,对他效忠的大汉和汉武帝生出了许多怨言。
这样的好的将军,那刘彻居然不爱,而爱一个黄口小儿,还疑心将军,让他给一个奴隶的母亲送金祝寿,这不是在折煞将军吗?要是他是汉武帝,怎么舍得这样对卫将军。
伊稚斜单于“含情脉脉”,对卫青的拉拢那叫一个情真意切。
可惜啊,郎心似铁,卫青面对匈奴单于的招揽,只义正言辞道:“信得为汉郎,提剑保家国,报君恩。”
这便是拒绝了,看来卫青终究是伊稚斜得不到的人,既然得不到只能毁掉,不然留着卫青这样的人才,便是匈奴的灭顶之灾。
伊稚斜越发的靠近卫青了,闪着寒光的刀剑越发靠近卫青,也许下一刻这颗闪闪发亮的将星就该陨落于此。
伊稚斜的心情难以言说,既有豪气畅快,又有怜悯惋惜,啊~再见了,卫将军等杀完你后,他很快就会送你的外甥去和你团聚的。
理想真的很美好,眼见卫青精兵只剩聊聊百人,狂风骤起,卫青人头近在眼前,滚滚的黄沙好似在为他送葬,伊稚斜都畅快的笑出声,吃了一嘴沙子时。
一只利箭从单于身后射来,正中他的肩膀,打断了他美好的幻想。
身后传来震天呐喊的厮杀声,以及霍去病那颇具辨识性,充满傲气的声音:“杀汉军儿郎随我冲锋,杀了这匈奴单于,便是尔等归家时。”
听见自己外甥的声音,卫青笑了少有的情绪表露,本来经过多日厮杀稍显疲态的面容,此刻一扫疲态,带着剩下的百于骑兵就像单于冲锋而去。
霍去病人数众多,伊稚斜身中利箭,有见卫青气势也凶凶,自觉中计耽搁了太久时间,立刻奋起逃跑?!
没错逃跑,对面人都多了,那么多士兵,换卫青指挥,一换一他换不起了,这不得立刻跑。
由于前后有卫霍大军,伊稚斜就打算故技重施,乘着此刻风沙突起迷人眼,带着数百骑兵从薄弱点突围。
伊稚斜的想法很好,但可惜这次上天没有眷顾他,在有霍去病在的情况下不说他能不能跑,就说李广李将军,他这次居然神奇的找到路了。
实际上在天幕点明自己的不足后,除去还年轻的李广不觉得日后的自己会如此拉胯外,越是接近漠北之战,年纪越大的李广思考的越深。
他们已经年过六十半截身子入土,在没几次能上战场的机会了,不求建功立业,但求不拖卫青的后腿。
他决不能再成为放跑单于,加中大汉负担,留下笑话让后人耻笑之人。
因此这次战役李广打的尤其谨慎,在遇到伊稚斜留下大部队后,他便意识到匈奴单于不会远了,立刻和赵食其分兵,靠着抄袭霍去病的做法,在伊稚斜留下的部队中,俘获了数人。
靠着他们的指路,紧赶慢赶,总算在战场结束前,赶到了目的地,填补了汉军最后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