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千五百馀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其上有醴泉、瑶池"。今自张骞使大夏之後也,穷河源,恶睹本纪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海经所有怪物,余不敢言之也。
大宛之迹,元因博望。始究河源,旋窥海上。条枝西入,天马内向,葱岭无尘,盐池息浪。旷故绝域,往往亭障。【史记.大宛列传】
六年冬十月,发陇西、天水、安定骑士及中尉,河南、河内卒十万人,遣将军李息、郎中令徐自为征西羌,平之。
行东,将幸猴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春,至汲新中乡°,得吕嘉首,以为获嘉县。驰义侯遗兵未及下,上便令征西南夷,平之。遂定越地,以为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匡、詹耳郡。定西南夷,以为武都、洋柯、越售、沈黎、文山郡?。
秋,东越王馀善反,攻杀汉将吏°。遣横海将军韩说、中尉王温舒出会稽,楼船将军杨僕出豫章,击之。又遣浮沮将军公孙贺出九原,匈河将军赵破奴出令居",皆二千馀里,不见虏而还。乃分武威、酒泉地置张掖、敦煌郡,徙民以实之。【汉书.汉武帝列传】
夏四月,南越王相吕嘉反,杀汉使者及其王、王太后。赦天下。
丁丑晦,日有蚀之。
秋,蛙、蝦蟆斗。
遣伏波将军路博德出桂阳*,下湟水*;楼船将军杨僕出豫章,下浈水;归义越侯严为戈船将军,出零陵,下离水;甲为下濑将军",下苍梧"。皆将罪人,江淮以南楼船十万人。越驰义侯遗别将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祥柯江,咸会番禺"。
九月,列侯坐献黄金耐祭宗庙不如法夺爵者百六人?,丞相赵周下狱死?。乐通侯栾大坐诬罔要斩"。
西羌众十万人反,与匈奴通使,攻故安,围袍罕"。匈奴入五原,杀太守。【汉书.汉武帝列传】
之前一直不怎么了解大宛之战,不知道为什么大家说李广利不太行,我现在知道了,看完李广利打大宛的第二战,我算是知道什么叫做国力碾压了。这马克真贵啊!万金一匹不是开玩笑的。
然后刘彻和大臣哪里我感觉顾虑都有道理,一个站在适用角度,一个站在面子和国家角度,怎么说也不能说刘彻的想法有错吧,打大宛可惜就可惜没有一个能适应西域气候能带兵打起来的将军了。
李广利倒是没那么不堪,他就是一般般的水平,没有很好,但是也没有特别特别烂,而且自知之明也是有的,他只要三千马的顾虑不是不能理解,他又不是霍去病卫青,觉得自己能一打二,一打一没帮助他都差点没赢,因此他的选择站在当时由他带领的汉军队伍来说,是正确稳妥的选择,就是比较可惜。(以上仅个人见解,要是有别的观点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还想说什么一下忘了,等我想起来在补
40 ? 第 40 章
◎李广利:原来我才是备受宠爱的那个◎
【三千多匹汗血宝马, 真的带回大汉也就只剩一千多匹。
对比汉武帝为了获得他们发兵大宛所消耗的财力,及当年发兵时国内旱灾蝗灾的损耗折合一下,这马说是万金一匹也不为过。
可惜好不容易带回来的良马, 却并没能在汉朝繁衍成功,因为技术和繁育问题,到东汉的时候,基本已经脱离军马的行列,成为了王公贵族身份的象征,和汉武帝最初本来的愿望大相庭径。
三国志中写的身如火炭般赤,日行千里, 负重八百当世名马的赤兔,同出自这一品种。
到了现今这种马所剩也不多,多出自土库曼斯坦, 常被当做国礼赠送,我国境内没有留存的品种,甚至一度让人怀疑我国古代是否真的有汗血宝马。
好在这类马除了吸引汉武帝外,也颇受诗人武将喜爱,流传下来许多想关文化和出土文物可以为此证明,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