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秦夫人?单独取出一枚金印章。

清蕴迟疑, “外祖母方才已给过砚儿见面礼了。”

她内心已经猜到是何人?所赠。

秦夫人?微微摇头,“是你三哥送给砚儿的,论身?份, 砚儿毕竟唤他一声舅舅,不算失礼。”

清蕴垂眸接过金印,不期然想起当初自己出阁,三哥来找她被拒,便等她回门时送了一枚印章。

此情此景,何其相似。

三哥从来是个执着坚定、一条路能够走到底的人?。

所以清蕴不曾问?王宗赫个人?情况,微微一笑道:“劳烦外祖母代我和砚儿谢过三哥。”

接着开口,“听说石阁老年事已高,近日生?了场大病,准备致仕归乡,想举荐三哥接任首辅之?位?”

这事已经传遍前朝,算不上妄议朝政,秦夫人?颔首,“幸得石阁老器重,不过我和你外祖父都认为你三哥年纪尚轻,不宜任首辅之?位。次辅余中?则余次辅乃三朝老臣,执掌户部时平过江南盐税案,入阁后又主理过黄河改道工程。如今虽已年过六旬,仍能镇得住六部衙门,前段时间处置边境军饷贪墨案时,那雷霆手段连你外祖父都叹服。”

她略作停顿,“朝堂如古树盘根,首辅之?位要的是老成谋国的根基,三郎这些年虽然建树颇多?,但比起余阁老总揽全局的威仪,还是差了些。”

清蕴笑,“阿嬷,您也太谦逊了。”

她说:“三哥在户部写下的考成法让官场风气?肃然一清,在工部督造河工仅半年减了七成决堤。入内阁后推行?新式纺机让江南织造税银翻番,更别?提去年雪灾,是他连夜调度三十万石军粮改道赈灾……”

列数种种功绩,清蕴道:“余阁老固然德高望重,可三哥既有锐意革新的魄力,又深谙与?六部周旋的门道。父皇上月命他再次兼管吏部考功司,不正是看中?他破旧立新之?能?举贤若当真要避亲,当年外祖父又怎会从翰林院掌院直升礼部尚书?”

秦夫人?意外,“猗猗,你当真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