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怕他睡着之后翻身凉了背心。

不能着凉的,一定不能着凉,不然梦里的情形就要应验了。

假如说在殿前做出不雅的举动,伤了皇上以及诸位大臣的眼,前程真到头了。只要盖上御前失仪的戳,永不录用都有可能,那还谋什么前程?

卫成自己没那么紧张,他咋说也是农家子,自幼吃苦长大,原先经常帮家里干活,身子骨比寻常读书人壮实一些。往常他一年到头也病不了几回,有点不舒服躺躺就好,药都不用抓。如今已经这样小心,哪有那么容易得病?

他也劝姜蜜别太紧张,姜蜜没听进去,估摸得等男人好好的进了宫去,顺利考完,平平安安出来才能放松。

在这样的紧张之下,会试放榜了。

这届同上届一样,取贡士三百名,姜蜜担心这节骨眼外头得风寒的太多,出去一趟被别人染上,她都没准卫成外出。本来想花几个铜板请人跑个腿看看去,没来得及,就有人上门来报喜。

说恭喜卫举人会试取中,排名一百九十八。现在他就不是举人老爷,是贡士了,贡士经过殿试都能赐出身,哪怕点个三甲,最差也是同进士。

作者有话要说:  ovo

59、059

会试取三百人, 在里头排一百九十八, 正数倒数都要费点力气才能找见,这名次实在很不起眼。

不过就算再不起眼, 他中了。

赴京赶考的举人茫茫多, 不说往届,头年新中举的就有将近两千人,毕竟朝廷划出将近二十个省, 每省固定取的一百人, 新晋差不多两千,再加上往届囤积下来的,应试的咋说也有四五千人。

这数目不一定精准,毕竟是卫成估算的。

一般来说乡试要是不中, 很多人能考一辈子, 直到中举。会试就不是这样, 一来上京赶考实在很麻烦,二来就算拿不到进士出身, 一样可以从地方上的小官做起, 没必要一直耗在这里。所以哪怕是年轻一点的举人兴许也就参加两三届会试,都不中就放弃了。

往上两届滞留的加上头年新晋的, 估摸就五千, 其中有些因为各种原因没赶来, 实际应考的大概四千多。

从四千多人里录取三百,看起来比例不小,可只要想想来应考的都是什么水平, 这种水平下十几个只能取中一个,如此概率,榜上有名的哪个本事小?

这么算下来,他还能考到一百九十多,已经顶顶稀罕了。

卫成提前很多天已经知道结果,他没表现得特别兴奋,也因为这样,更让来报喜的以及借院子给他们住的冯家人高看了一眼。都想着真不愧是做大事的,沉得住气。

他拿银钱打赏了登门报喜的,跟着收下八方道贺,正想回屋,这时候出去看榜的郭同窗回来了。

就算心里认定了自己取不中,他还是存着侥幸将三百个人的名字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于是就在一百九十八的地方看到个熟悉的名。郭举人差点把眼珠子瞪出来,他杵那儿看了很久,后来是被其他人挤出来的,被挤出来之后正好撞见最近结交那几位友人,看他精神恍惚失魂落魄,几人纷纷上前安慰,让想开点,三年以后再来。

郭举人没听进去。

几位友人就不明白了,他们认识也有些天,郭举人从来都说希望渺茫,过来看榜也是抱着最后一丁点侥幸,想着要是运气爆棚正好主考官欣赏他这样的,取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