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俩说话间,沈母和大伯母就回来了,沈奶奶听说了,也跟着一起来了,沈奶奶也七十多了,已经不上工了。

庄南溪听见声音就带着小宝往院子里走去,“奶奶,大伯母,你们来了。”

小宝也奶声奶气地打着招呼,“太奶奶,大奶奶。”

沈奶奶也是稀罕小宝稀罕的紧,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红薯干递过去,“来,小宝,太奶奶给红薯干吃。”

小宝跑过去接过来,“谢谢太奶奶。”

沈母招呼着,“走,娘,大嫂,我们先去堂屋坐着,让老二媳妇儿把这事儿仔细说一下。”

庄南溪先从杂物间里把她之前订做的方格簇拿到堂屋,递给大伯母,才道,“大伯母,这是我新想出来的上蔟方法,这样一格一个茧子,我也养了三轮蚕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都是上山捉的,数量是一百只,第三次有抓的也有自己产卵的,有五千多只,上蔟的成功率还有单宫茧和双宫茧的数量我都仔细记录了下来。”

沈大伯母接过记录册,翻看了起来,“成功率居然有97%?这么高?我们蚕室这些年最高也才82%,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啊?这上半年起码能多产上万的茧子。”

“大伯母,我也是想多些数据,不然我这空口白话的,谁能相信我?”

“也罢,下半年我们蚕室也试试这种上蔟方法,这棉兜就是你用野蚕的蚕茧做的?”

庄南溪点头,“是的,野蚕的蚕茧比家蚕要小一些,也就攒了这些,给小平安做个包被。”

沈大伯母颠了颠重量,“够做个包被的,三弟妹,你去扯点纱布过来,这蚕丝被就得用纱布先包一层,这样盖着才不会跑。”

“大伯母,你会做啊?”

“会啊,大队里会的人也不少,只是都躲在家里悄悄做罢了。”

庄南溪疑惑地问道,“那怎么不把这些人集中起来弄个手工蚕丝被作坊啊?”

“还真是没人组织这个事儿,有这个手艺的人大部分会选择在自留地种点桑叶,自己家养些蚕自己用,不会的也想不到这方面。

前些年政策也紧张,粮食上抓的紧,也就这两年好一些了,前段时间你大伯去公社开会还说今年开始鼓励发展社队经济了呢,你倒是凑巧儿。”

“大伯母,你也觉得这事儿能成?”

沈大伯母点点头,“能!尤其是有了你这个上蔟法子,我敢打包票能成,也别只搞什么蚕丝被了,咱们大队会缫丝的也不少,咱们两个组一起搞,回去我就让你大伯快点去公社申请,省得被别的大队占了先机。”

庄南溪竖起大拇指,“大伯母厉害!”

“还是你这个法子给了我信心,你这孩子,哪怕早点叫我过来看一眼也成啊。”

沈母在一旁为她说话,“大嫂,我也是亲眼看见的,这数记得没错儿。”

“这么大的事儿我当然知道你们不会诓我,但总是亲眼看见更安心,这东西是在老林那儿订做的吧?”

“对。”

“行,改天也得让他多做些,咱们先把这包被做了吧,也总得让你大伯拿个成品过去跟领导展示一下。”

沈大伯母说着就开始动手,麻利地把棉兜从中间剪开,在八仙桌上先铺上一层纱布,随后指挥着众人,“娘,三弟妹,溪溪,咱们四个一人捏一个角,我数123,一起用力往外拉。”

“诶,好,放。溪溪,你那边要再用力一点,往中间放点,做蚕丝被最重要的就是要均匀……”

在沈大伯母的指挥下,好一会儿,四人终于把蚕丝铺好了。

“三弟妹,你从那边开始缝,我从这边缝,不光周边要缝上,中间的也得打上格子固定好。”

沈大伯母做事儿也是个雷厉风行的,和沈母把包被做好后,就拿着包被和一个方格簇回去了。

沈母回到堂屋给小平安换尿布,喂奶,“溪溪,我看这事儿你大伯母比我合适,她常年在蚕室上工,对这方面也了解。”

“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