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76年,对着日历一页页翻过,她居然开始焦虑了起来,尽管知道高考要明年十月份才会恢复,高考的时间更是在十二月,她还是陷入了备考的紧张之中。
这一届的竞争之激烈,她是知道的,她真的没什么把握,更何况还有沈云峥,万一自己考上了,他没有考上怎么办?
庄南溪的目标很明确,她上大学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早早的去城市落户,这样未来的发展才不会受制于户口的限制。
城市她都已经选好了,就是申城,至于学校还得想想。
这种紧张感一直驱使着她,使得她一有空就拉着沈云峥学习。
好在她最大的侄子,也就是李大哥的大儿子李向荣,今年已经读高二了,他每次放假庄南溪都会回娘家和他探讨学业,就是为了不落伍,两人都不会的,就由李向荣拿回学校问老师。
在庄南溪的带领下,李向荣的学习成绩库库往上升。
没办法,在李家谁的话都可以不听,姑姑的不能不听,不然迎接他的即将是来自全家的批斗。
虽然他对姑姑猜测的恢复高考的说法并不抱什么期待,但学习成绩上来了,倒是真培养出一些学习兴趣。
“媳妇儿,时候不早了,咱们是不是该休息了?”
“你先睡吧,我把这道题做完。”
沈云峥闻言有些无奈,他感觉自家媳妇儿这段时间整个人都有些魔怔了,一有空就拉着他学习,去年虽然也在教他,但明显今年她的情绪更紧张。
“媳妇儿,你是不是知道些什么?今年怎么这么着急?”
“没有啊,不是你说的社会发展需要人才吗?再加上最近也开始鼓励发展经济了,像我们的桑蚕作坊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但我们现在只是一个小作坊,日后若是扩大规模,要建厂的话,就得需要更专业的人才,还有机器什么的,这又涉及到各个方面,包括机器制造,人员管理,专业的会计,稳定的电力等等。
我也是参与进来才知道,要管好一个厂子有多不容易,咱们这一个小小的厂子就能涉及到这么多行业,国家这么大,得有多少个这样的小厂子啊,我总有种预感,应该就这一两年的事情了,最多不超过三年。”
沈云峥想了想自家媳妇儿说的确实没错,就拿他的砖瓦厂来说,没有专业的人才,一开始是真费劲,什么都要他亲力亲为,也是培养了这一两年才终于把基础的班底给搞好。
而且直接从社员里选的人,纪律性也不太好,总是无视他制订的规章制度,仗着有亲戚关系偷奸耍滑,他一连辞退了好几个亲戚,这才止住了这股不正之风。
“媳妇儿,你说的对,我也再学会儿。”
“好,那你给我讲一下这个物理题。”
庄南溪也是从自己侄子那儿拿了试卷,夫妻俩测试之后才发现沈云峥的物理和数学非常好,还会一些俄语和英语。
庄南溪问他,他说是在部队跟那些工程师学的。
政治更是比庄南溪不知道好了多少,也就语文稍微差点。
庄南溪前世学的最好的是英语,最差的就是理综了,但她记得现在英语是选考科目,不计入总成绩,这让她感到有些焦虑,毕竟自己最大的优势没了。
全国的人才那么多,她可不敢掉以轻心。
夫妻俩一直学到了十点钟才上床休息。
76年就在学习中飞速溜走了,到了77年,从五月份开始,收音机里就能时常听见有关人才和教育的议题。
“媳妇儿,你的分析还真没错,现在国家开始讨论教育这方面的问题了,指不定今年就有结果了。”
“嗯,看来咱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媳妇儿,若是恢复高考了,你想学什么啊?”
“目前对纺织蛮感兴趣的,你呢?”
“我想学土木工程。”
“那我们一起努力!”
十月下旬,《人民日报》刊登了恢复高考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