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吏部的眼线。

既然证据确凿,裴诠甚至无需问万宣帝,直接将他撤下,命人监视着。

再看郭躞过往所作所为,六年前,他曾因为同僚出的诗集里没有他的词作,与同僚翻脸。

不久后,他的这位同僚莫名被一群人在小巷围堵,挤到墙角,险些窒息而亡。

事发后,大理寺循着线索,找上郭躞,郭躞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虽有种种迹象,他却格外无辜。

倒也算能人了。

大理寺少卿为此曾有两个月不曾回家,到底无法坐实他的罪名,只是抓出他贪污腐败。

万宣帝不喜他这种人,遂将他革职处理。

若真将这等人起复,放进吏部,不难想象,为了荣华富贵,他定会以自己的“才干”,做出针对豫王府的案子。

这也是太子的一招棋子,太子可能也没想到,能上起复官员的名单,最后还被筛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