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没有血缘维系的“父子情”,尽于此。

世人常说,论迹不论心,他安慰自己,至少他不曾对不起先帝,他将豫王培养起来了。

直到此刻,他才觉察出,他心底还是把这个孩子当儿子的。

可惜,一步错,步步错。

万宣帝摸着棋盘上的將,长长叹了口气:“朕虽是仁君。”却败在仁字上。

不可再执拗于无用之仁了。

忽的,他语气带上帝王强硬,道:“周孝全,备纸笔和玉玺。”

周公公道:“是。”

圣旨本应该是翰林起笔,不过此时没办法,万宣帝亲自执笔,写下竖行的字,周公公在一旁看得分明:

朕承运先帝,治理大盛二十余载,今先帝之子朕之皇弟豫王裴诠,雄才大略,胸有沟壑,人品贵重,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注

周公公大惊,陛下下诏略过太子,令豫王继位,是为正统。

这下,太子再无翻身的余地!

盛京城门外。

月色稀薄,冰霜满地,呵气凝雾。

守城士兵冻得搓搓手,突的,远处官道上,一队轻骑犹如鬼魅般,乍然出现在视野里,他们离城门已经很近了。

城门是酉时关闭的,这守城士兵是何家派系的,一看这情况,便知不好,这豫王怎么提前这么多天回来了?

他忙要敲钟报信,才抬起手臂,夜色中,一支箭矢冲破寒风,“嗤”地扎进他的心口。

他“咚”的一声,摔倒在地。

顺着箭矢的来向,黑夜里,男子收起弓箭伏在马上,引马狂奔。

他身穿玄色软甲,墨眉入鬓,点漆的眸底一片阴沉,浅淡而紧抿的唇,露出一丝令人惊骇的肃杀之气。

第55章 第五十五章 不重要了

城楼哨台上, 报信的何家兵一死,一直潜伏在城内的李敬率侍卫,里应外合,眨眼间, 抢夺了哨台。

守城京军正是拱卫京城的三卫, 他们待要拔剑抵抗, 只听城下一道如雷贯耳的声音,穿透城门内外:

“弟兄们!我等是燕山卫出来的, 咱们还一同吃过一缸米, 喝过一碗水!”

立时, 城楼上有人认出:“是张佥事!”

“人现在是小张将军了!”

张大壮骑马,从左跑到右,一边大喊:“我们不想杀人!我们的刀只会对向瓦剌蛮子,不会对向大盛自己人!”

“今太子逼宫, 名不正言不顺,你为他打仗, 死了都嫌丢人!”

话糙理不糙, 除了掌控城门的何家兵, 大部分京军是良家子, 心性朴素,杀瓦剌异族人是保家卫国, 但若要杀自己人,他们以前还是同袍呢!

若说太子如豫王神武威猛,为这样的主君抛头颅,洒热血,也是死得其所,但正如张大壮所言, 太子在他们心目中,还不如何尚书。

几句话,一些京军已有所动摇。

守城的是何家的何二郎,何二郎在哨台和李敬几人打起来,见军心有涣散的趋势,他激昂道:“弟兄们!别听张大壮胡扯!”

“咱们既守城门,只要不让豫王进城,日后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不过他的声量远比不上张大壮,张大壮又喊:“只要开城门,大家都是大盛儿郎,都知豫王殿下在边疆与将士同吃同住,豫王殿下爱兵,绝不伤及你们性命!”

何二郎艰难抵抗:“若现在放他们进来,咱们都得死!”

张大壮:“绝不伤及你们性命!”

有两个小兵率先挨不住,偷偷开了城门,一刹,城门爆出几处哗变。

何二郎大惊,他纵然知道城门口可能要守不住,却不知道,他们低估了豫王屡战屡胜,在士兵们心中的地位。

毕竟五年前的瓦剌之战,多少士兵的父母兄弟,死在边疆。

他还没来得及使人告知皇宫,李敬一剑刺入他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