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最开始的“兵荒马乱”,不久后,养这么多猫的好处就来了。
譬如此时,薛常安进宫,平安本和她说着话,不多时,薛静安也来了。
这两姊妹,一般会错开时候进宫,偶尔几次碰上,两人定要刺上几句。
薛静安瞥了薛常安一眼,朝平安笑了下:“早知她来,我今日就不来了。”注
薛常安掩唇一笑,颇为不屑:“好好一句话,给你讲成什么样了。”
薛静安:“你想多了吧。”
她们正拌嘴,突的,薛静安手里,被塞进了一只重重的橘猫。
不止,平安抱起另一只橘猫,放到了薛常安怀里。
平安指着她们怀里的猫,介绍:“这个叫二娘,这个叫,小二娘。”
薛常安摸着猫:“怎么娶这名字?”
平安微微扬起脸蛋,道:“是我。”
薛静安回过神来,笑出来:“回头我让我也养一只,叫小大娘。”
一场小纷争,在撸猫里消失了。
不多时,薛静安薛常安走后,平安拿裴诠的书看,除了话本戏折子,她也爱看游记杂谈,里面还会有裴诠的注解。
平安看了会儿,她想添点自己的注解,提笔的时候,不小心在书上的角落,点出一个圆圆的黑点,弄脏了。
怪不好看的。
平安:“哎呀。”
彩芝:“娘娘,怎么办?”
平安想了好一会儿,对彩芝说:“抱五娘来。”
五娘的爪子肉垫是粉嫩嫩的,轻轻一捏,它的爪爪还会开花似的张开。
平安用指尖,量了量爪爪肉垫。
她知道怎么做了。
…
裴诠回来的时候,平安正在看书,是他十来岁时常看的书。
那段漫长的时光里,因万宣帝一次又一次的偏护太子,他不得不低调做事。
所以,他挑着夜灯,听着窗外落雪声,细细读着这些游记。
这些年,裴诠几乎不再翻开的书,此时,却被平安翻开,放在榻上。
就像是尘封的岁月,也被翻开了。
而今,在当日的种种不甘与失望的角落,多了一个小小的“猫爪印”。
裴诠摸着那个印子,问:“哪来的猫爪?”
平安目光游动了一下,道:“可能是猫。”
她把沾了墨,黑漆漆的指尖,悄悄藏到身后。
裴诠忽的压着嗓子,低低笑了一声,他抬起手,在她脸颊上捏了一下:“你是猫,我怎么不知道?
平安眨眨眼,嫁祸失败了。
她有点儿好奇,问:“怎么看的?”
裴诠牵着她坐下,指着那个“猫爪印”,道:“印上去,还是画上去的,有迹可循。”
尤其是裴诠擅长丹青,一眼就能捕捉到里面的不同。
平安:“……”
她轻声问:“那我画得好看吗?”
裴诠:“好看。”
他将案桌上的砚台挪来,圈住平安细嫩的指尖,沾了墨,在那本书上,又印下了几个“安爪印”。
“安爪印”就这样,爬满了、盖过了,他那年少时期的阴郁。
番外三(2) 帝后日常(2)……
天成三年初, 继新帝登基,大赦天下,轻徭薄赋, 民生昌盛,盛世初现。
这日,皖南张家村, 来了一伙面容陌生的人们, 他们由县太爷陪着, 在风景秀丽的甍山山脚下选址。
张家村地方小,一点小事,不过半日就传了个遍:
“原来这是老福家的,说是要盖个大房子, 还带一个大大大院子。”
“福伯家的?福伯一家还有平安, 不是都上京了吗?”
“是, 原来他一家是做生意去了,现在是要省亲, 所以盖院子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