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是喜事,永昌帝摆摆手,没再跟老三计较。

散朝后,青霭刚从康王手里接过轮椅,汪公公派了一个小公公来传话,说皇上召惠王去御书房。

永昌帝自然是想近距离观摩下老二的牛皮轮椅。

看过也按过了,永昌帝感慨道:“你娶了个好媳妇啊。”

赵璲:“……王妃说,牛皮椅面能隔绝寒气,装上牛皮靠背或许还能缓解伏案之乏,她正在让木匠赶工,轮椅给儿臣自用,圈椅献给父皇,父皇若觉得有用,可交给宫匠改进技法。”

永昌帝笑道:“好,托你的福,朕也得了个好儿媳!”

【作者有话说】

来啦,100个小红包,明天见~

咳咳[鸽子],我先说清楚啊,50万营养液的加更肯定得拖到元旦后面啦[可怜],不是我不想当天满足大家,是元旦前真加不动啦[爆哭]

101 101

◎青霭飞泉是送他回府,王妃是接他回家。◎

离开御书房, 推着王爷回到工部,青霭发现行走于院子里的很多官员都在悄悄窥视王爷的轮椅。

青霭想到了黎明时庆王提着灯笼让一众官员都能打量王爷新轮椅的那一幕。

当时青霭的血比不断刮来的寒风还要冷,因为他知道王爷并不喜欢被人过多地留意他的腿或轮椅。

对王爷而言, 废掉的腿连着身下的轮椅都成了一块儿伤疤,谁又喜欢被人盯着伤疤议论纷纷?

青霭一边替王爷难受,一边恨庆王胡来,同时做好了今日要更加小心地伺候王爷的准备, 免得让王爷本就不快的心情雪上加霜。

然而散朝后天大亮了,重新看清王爷脸庞的青霭才意外地发现王爷看起来与往常一样, 似乎并未受到此事的影响,包括这会儿被工部一些小官频频窥视轮椅,王爷也是云淡风轻, 进了公房来到书桌前,王爷便继续阅览卷宗了。

一个人候在外面的时候,青霭忽地记起了王爷回答庆王的那句话,说新轮椅是王妃担心他冷才改做的牛皮椅面。

青霭就笑了, 原来是爱屋及乌。

王爷的心情好,青霭的心情就跟着好,然而今日的天却越来越沉, 晌午他去膳堂取饭时还只是阴沉,提着两个食盒出来,手背上居然落了一片雪花。

这是今冬的第一场雪, 青霭有些兴奋, 小跑着回了公房:“王爷,下雪了!”

赵璲抬头, 看向敞开的门外。

担心屋里的热气散出去, 青霭只给王爷看了一会儿便关上门道:“才飘一点小雪花, 王爷先用饭,吃完差不多能大些了。”

赵璲推动轮椅,来到另一张他专门用来吃饭的桌子旁。

他在这边吃,青霭、飞泉脸对脸地坐在客椅那边吃,工部不比王府,没那么多房间拨给他们用,王爷愿意照顾他们,青霭、飞泉便放开吃了。

王爷慢条斯理,青霭飞泉吃得也很讲究,只是会快上很多,等王爷也吃好,青霭收拾食盒,飞泉端来温水服侍王爷漱口。

随后,两人留在外面,赵璲自己推着轮椅去了休息室。

休息室的里面,从门口到北面净房这一侧的墙边装了一排扶栏,赵璲已经坐了半日了,他撑着扶栏离开轮椅,靠着双臂的力量让全身保持直立的姿势。

尽管尝试过无数次都没有任何用,赵璲还是会努力调动双腿,因为不抱什么希望,腿脚还是纹丝不动,赵璲也不会再烦躁动怒,只是心平气和地保持着这个习惯。

撑够了,赵璲坐回轮椅,来到南边的暖榻上,朝着窗户的方向侧躺。

外面的官员们陆续前往膳堂用饭了,也有的已经吃好正在返回公房,官员们低声议论着天气、手头的差事或家里的琐事,风比早上小了,偶尔会有雪花撞在窗纸上的轻响。

王妃在做什么?

今天是第二天了,手帕能绣好吗?

姚黄在长寿巷,早上她兴高采烈地去了一趟南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