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渔知道她爹那性子,虎骨酒给他喝,他肯定藏不住,必得孝敬她爷,不如干脆提前说,露在明面上。

宋母那份,她私下劝说劝说,不至于被克扣到她奶那边去。

送完自家亲爹娘的年礼,宋爷宋奶哪儿也是要送的,肯定不如自家送的厚,面上得能看。

如果可以,其实宋渔一点都不想送,就算是便宜的糕点,最后还不是进宋宝珠的肚子。

许镜跟宋渔一块到正房送年礼的时候,宋大伯娘跟宋宝珠都一块在宋奶屋子。

宋宝珠一瞧见宋渔,再看宋渔今儿这身装扮,气得偷偷恶狠狠瞪了她一眼,暗自撇嘴,穿得好又怎么样,待会儿莲儿回来,必定比她穿得更好。

许镜也注意到了宋宝珠不善的眼神,兀自皱眉。

倒是大伯娘吴氏面上笑得和善,柔声跟旁边的宋奶道:“小渔两口子是有孝心的,一回来就急着来看您。”

宋老太抬起眼皮,淡淡瞧了小两口一眼,声音不咸不淡:“都是有孝心的好孩子。”

两人和宋老太、吴氏几个没啥好说的,拜完年,抬脚离开。

宋宝珠瞧着两人相携离开的背影,气哼哼啐了一口。

宋老太皱了眉,提醒:“宝珠,你都是明年要定亲的姑娘了,压着些气性。”

她没说宋宝珠对宋渔态度恶劣不好,只是说她脾气大。

在一旁的吴氏笑着给宋宝珠开脱:“小妹还是个小姑娘,性子娇些也正常,等再过个两年,性子沉稳就好了。”

这边早些的,十三四就开始相看人家,若是相互相中的,早早定了亲事,过个两年多,等闺女大些,十五六便可正式成亲嫁人。

期间可给待嫁的闺女,准备嫁妆。

一些宠爱闺女的人家,会把闺女留到十七八再嫁,从闺女出身起,便早早准备闺女的嫁妆,如栽几颗樟木树,长大了做成陪嫁的木箱。

且不提这一屋子人,许镜跟宋渔刚回三房院里没多久,听到说宋莲儿带着齐姑爷到了。

这下,老宋家彻底热闹起来。

许镜和宋渔,还有不声不响回来的宋叶儿夫妻,只是今日的搭头,人宋莲儿跟齐家三少,才是老宋家今日的主客。

许镜二人也跟着宋母几人凑热闹,一块到外院瞧人。

得说人是富贵人家呢,许镜这般富农不能比,人出行都是两辆马车,两夫妻一人坐一辆。

夫妻两人身边跟了一小厮和一贴身丫鬟,还有一个粗使的仆妇在旁候着听吩咐。

那位齐家三少爷,头戴冠玉,面容俊朗,身姿挺拔,外披灰鹤色长款织锦大氅,内里一身窄袖立领青墨暗纹锦袍,腰带下悬挂五彩锦绳青翠玉扣,手持折扇,一派贵公子装扮。

他先跟两位老人打过招呼:“爷,奶,新春嘉平,祈愿您二老福寿绵延,长乐未央。”

接着他又转头和宋八方和吴氏两人行礼:“爹,娘,也祈愿您二老诸事顺遂如意,平安康健。”

站在他旁边,面容娇俏、笑得柔媚的宋莲儿披着锦缎斗篷,也跟着向四人恭贺福身行礼。

在周围邻居看来,便是好一对儿登对的富家年轻郎君与小娘子。

宋家二老跟宋八方、吴氏两夫妻具是笑得和煦,连声说好。

哪怕是常年不怎么笑的宋老太,刻薄肃然的脸上,也露出淡淡的一点笑来。

“承煜阿,你跟莲儿一路坐车幸苦,莲儿还是双身子的人,莫要站在外边受了寒气,快先进院子。”

吴氏笑吟吟瞧着两小夫妻,赶紧开口劝道。

“你娘说的是,贤婿,我等屋里说话。”宋八方说话儒雅,嗓音清正。

一拨人朝老宋家院里走,一些隔壁的邻居,好奇往这边张望。

许镜看完热闹,打算同宋渔一块,跟着三房的人回去。

那齐承煜咦了声,询问宋莲儿,声音不大,却也能让人听见。

“莲儿,那是三娘子吧?差点没认出来,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