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小院没有铺石块,只有夯实的泥土地,许镜只能穿着木屐行走,避免脚上沾染泥水。
后面雨转小,却没有停,绵绵密密下着,空气似乎都变得潮湿黏稠。
许镜没有再出去,干脆和宋渔呆在灶屋,把早上买的猪板油熬出来。
猪油整整熬了一瓦罐,能吃上好一段时间。
熬猪油剩下的油渣子,撒上一点白糖,又香又好吃,许镜库库炫了不少,吃得一脸满足。
在宋渔熬猪油时,许镜和好面,等猪油熬好,面已经发酵好。
宋渔上手擀面皮,包许镜期待已久的白面饺子。
宋渔包的饺子白白胖胖,精致又漂亮,许镜包了几个,算中规中矩。
“我看你就是花钱大手大脚的,哪里是会过日子的人,中午吃完肉,晚上又吃白面饺子,何地主家也是不能这么吃的,钱多烧得慌……”
许奶看着上桌的白面饺子,和中午剩下的一些饭菜,念念叨叨,嘀嘀咕咕。
却是没有再向许镜伸手要钱,试图拿回掌家权。
许镜只是笑笑:“奶,人地主家吃香喝辣的,不知怎么吃哩,也就是我打猎能赚点小钱,改善改善伙食,小打小闹,哪里比得上地主家里几百亩良田。”
说到良田,许奶念叨的话头弱下去。
她看向许镜:“镜儿哥,田地才是咱们庄户人家的根,其他的终究不是长久之技。”
大康朝也分士农工商,不过没有许镜所在蓝星古代那般严。
但讲究些的人家,却是仍会注意这些。
许镜吞下饺子,也不反驳许奶,目光掠过默默吃饺子的宋渔,轻声开口:“奶,我晓得的,等我有能力了,也会买田买地,把日子会越过越好,您老后面就等着享福吧。”
许奶听着许镜画的饼,刻薄的面容都柔和几分。
她叹息:“若是你爷、你大伯、你二伯他们还在,家里肯定不止如今这些田地。”
许镜没接话,在原主记忆里,许奶对田地很执着,倒是很少提及早可能死在外边的许爷、许大伯、许二伯几家子。
一顿晚食,许镜吃得肚饱。
若是没有外面淅淅沥沥的雨声,就更好了。
第17章 下田
◎日常◎
翌日一早,天气仍未放晴,反而又下了一个多时辰的大雨,后转为绵密的小雨。
临近初秋,这场雨一下,燥热似乎彻底散去,反而变得有些寒凉。
因着还在下雨,也不好修缮屋顶,许镜干脆戴了斗笠,披了蓑衣出门。
她先去检测剩余竹节连接处,修整一番,山里的潭水终于顺着竹节流进许家小院。
许镜专门拿了一个大缸储水,这大缸还是许奶装酸菜的大缸,一股子酸菜味儿,让宋渔好一番洗刷。
搞定日常用水问题,总算了去一件烦心事。
“我待会儿得去趟村西山头王猎户家,去完还得到田里看看,这两场雨得大,小雨又一直不停歇,田里恐怕积了不少水。”
“稻子正逢抽穗扬花,若是让水涝住,恐会影响收成,得去排水。”
许镜洗干净手上的泥水,走到屋檐下,取下挂在麻绳上的布巾,边擦手边对屋里的宋渔道。
宋渔整理针线笸箩的手微顿,轻嗯一声。
许镜系整好斗笠,迎着细雨出门。
宋渔注视她远去的背影,微微抿唇,垂眸,继续裁剪布料。
许镜走在村间小路上,小路泥泞不堪。
正值早食后,许多担心田里稻子的老农和青壮,亦是如许镜一样戴着斗笠,穿着蓑衣,扛着锄头到田间查看情况。
还有顽皮些的半大小子,干脆冒着雨,拎着大簸箕,挽起裤腿,到田间的排水口,守株待兔,接顺水流下来的黄鳝泥鳅。
一些对许镜友善的村民,和许镜碰上便会招呼一二。
但许多村民,看她的眼神,依旧夹杂着缕缕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