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父听了都忍不住冲她竖起大拇哥。

都说一文钱难道英雄汉,现在大家伙都羡慕下海经商的人,可是光是第一步筹集资金购买货物,就能卡住大部分的人。

哪怕是下海的商人,也都是一点点积攒的资金,才慢慢扩大。

到了胡安阳这里,人家直接利用单位结账的时差,几近空手套白狼了……

能做到她这样,除非是她对每一个环节都能计算到,而且保证回款顺利,这种魄力和胆识,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做不到的。

她轻描淡写的几句话,绝对能让肉联厂不少职工家庭发生很大的变化。

“安阳啊,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去做,厂子里会全力支持的!”

他将胡安阳送到采购科,让她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而他吩咐自己的秘书尽快去淘些报纸来。

第53章 八零年代替嫁新娘(53)

胡安阳拿出纸和笔,在上面急速地默写着一些南方的单位。

原主聪慧好学,而她的工作枯燥又机械,是以她偷偷地练就了一边工作、一边将书或者报纸放到手边背诵一心两用的本事。

知识的储备,才让她感觉到自己实实在在地进步。

她每个月能闷下来的钱数量有限,买了资料后,自个儿留下很少一部分,其余的全邮寄给那唐元凯了。

以至于供她支配买报刊杂志的钱并不多,一个月买一捆,可是她看书读报速度快,是以原主几乎将报纸上的广告都不放过。

胡安阳如今就翻腾着这些记忆,从中提出有效的信息。

她清楚南方大小厂家有很多,而且因为春风的吹拂,不少人为了追求利润,私底下开办厂房,产品的品质得不到保障。哪怕其价格低廉,也不在胡安阳考虑的范围之内。

再者,除了新鲜水果和糕点外,像是布料、衣服,肯定有反季积压……小作坊泛滥,小商小贩图便宜,很少走正规渠道,以至于大单位订单数量随着供销社和百货大楼变化,从整体来看,他们的产品销量稳定,哪怕他们更换了新机器,工作效率提升,可是销路变化不大,仓库肯定有不少积压……

胡安阳在纸上写写画画一阵,便开始拿起电话拨打起来。

如今电话的不普及,更便于她联系各大单位了。

“喂同志您好,请帮我转播东广省的朝阳纺织厂销售部,谢谢。”她只是报出厂家的名字和所在省份,电话查询台的同志便能帮她挨个转接过去。

约莫五分钟,对面传来男子含糊且快的东广话,“雷猴啊,呢度系东广悭朝阳纺织……我系黄经理……”

胡安阳轻笑着说:“您好,我是京都宏华肉联厂采购部小胡,有一笔生意要同贵厂谈。”

男子忍不住笑出来,“你们是肉联厂的,我们是纺织厂,有什么生意?让我们帮你们定制服装吗?”

“我们厂子很大的,没有上千数量的单子都不谈,也就是你们供销社和百货大楼从我们这里拿货……而且我们不接受定制……”

其实做生意的东广省的人是会普通话的,哪怕他们说不好,也能一字一句表达清楚。

明显对方没想谈成这笔生意,从始至终都说家乡话,而且语速很快。

基本上对东广语没有深入了解的人,很难捕捉到他表达的意思。

不过胡安阳身为任务者,语言能力是基本的技能,她丝毫不在意回道:“我们相信贵厂的品质和款式,也知道贵厂销量不错,至少现在是抢不到年前的单子了,所以我想问您仓库里有没有挤压的货物。”

哪个厂子没有压仓货呢?

尤其是这家厂子号称是南方排行前十的纺织厂,开厂几十年了,压仓货有不少!

“你确定要压仓货吗?都是些过时、老气的款式,品质倒是没多大问题……送人吧我们心疼,可是不送的话,已经堆积五个大仓库了……”

有些布料和成衣,他们自家员工是不要的,在东广省摆摊也属于无人问津的类型